他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负责收复台湾这事儿。这施琅,本来是郑成功的部下,后来因为与郑成功的矛盾,尤其是在对待清军态度等问题上产生分歧,一怒之下就投靠了大清。施琅对台湾的情况那是了如指掌,就像熟悉自己家的后花园一样。他带领着大清的水师,跟郑氏的军队在海上展开了一场激烈到能把海水都煮沸的海战。
这海战打得那叫一个惊心动魄,海浪像小山一样翻滚,炮火像闪电一样噼里啪啦乱炸。施琅指挥有方,他的水师就像一群饥饿的鲨鱼,对着郑氏的军队就猛扑过去,把郑氏的军队打得七零八落,哭爹喊娘。郑经一看大势已去,急火攻心,没几天就病死了。他的儿子郑克塽一看情况不妙,吓得腿都软了,赶紧举手投降。就这样,康熙成功收复了台湾,把台湾纳入了大清的版图。
野史上关于收复台湾的说法也是千奇百怪。有一种说法是,在收复台湾的关键时刻,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条巨大无比的鲸鱼,跟一座小山似的。这鲸鱼横冲直撞,把郑氏的战船都给撞翻了,就像小孩子玩玩具一样轻松。有人说这是老天爷在帮康熙,是上天的旨意。也有人说这是施琅提前训练好的鲸鱼,专门用来对付郑氏军队的。还有传闻说,施琅在出征前,做了一个梦,梦里妈祖娘娘现身了,告诉施琅破敌之法。施琅醒来后,按照妈祖娘娘说的做,果然大获全胜。更离奇的是,有人说台湾岛原本是一只神龟所化,这神龟见康熙乃一代圣君,心怀天下,就主动归附了大清,所以郑氏军队才会兵败如山倒。还有传说提及,施琅曾得到一位神秘海商的帮助,这海商知晓台湾海峡的诸多隐秘航道,为施琅的水师进军提供了关键信息。您听听,这些说法是不是特别有意思,虽然大多没什么根据,但也给这场海战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五、亲征噶尔丹:大漠雄图
康熙这边刚把台湾的事儿搞定,屁股还没坐热呢,西北又传来坏消息。噶尔丹,这个准噶尔汗国的大汗,野心膨胀得像个气球,妄图统一蒙古各部,还想跟大清分庭抗礼,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带着自己的骑兵,在大漠上横冲直撞,就像一群疯狗,时不时骚扰大清的边境,把边境的老百姓折磨得死去活来,苦不堪言。
康熙哪能忍这个,一拍桌子,决定御驾亲征。他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大漠,那场面,就像一条巨龙在大漠上奔腾,尘土飞扬。第一次亲征,康熙在乌兰布通把噶尔丹打得屁滚尿流,像只丧家之犬。噶尔丹一看形势不妙,立马装孙子,赶紧向康熙求和。康熙也知道大漠作战不容易,后勤补给啥的都困难重重,就暂时答应了他。
可这噶尔丹根本就没安好心,好了伤疤忘了疼。没过多久,又卷土重来,就像个无赖一样。康熙气得暴跳如雷,大骂:“这噶尔丹真是不知死活,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于是,再次亲征。这次,康熙可下了狠心,把噶尔丹打得彻底没了脾气,噶尔丹众叛亲离,最后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结束了他那野心勃勃却又悲催的一生。在这过程中,费扬古等将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费扬古在昭莫多之战中截断噶尔丹的退路,最终大破其军。
在亲征噶尔丹的过程中,野史上的传闻也是满天飞。说康熙在大漠里迷路了,那叫一个着急,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转。正在这紧要关头,突然出现了一位神秘的老人,这老人鹤发童颜,仙风道骨,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神仙一样。老人给康熙指了路,还送给他一把宝剑,说这宝剑是神器,能助他打败噶尔丹。康熙半信半疑,但也没别的办法,只好照着老人说的做。嘿,您还别说,果然大获全胜。还有人说,康熙亲征的时候,天上出现了祥瑞之兆,五彩祥云飘啊飘,预示着他必将胜利。更离谱的是,有人传言噶尔丹是一只千年妖狼转世,专门来扰乱人间的,而康熙则是文殊菩萨转世,下凡降妖除魔,所以噶尔丹根本不是康熙的对手,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甚至有说法称,康熙在大漠中曾遇到一位隐居的蒙古智者,智者为他献上了破敌之策,助他赢得胜利。
六、文治天下:开挂的全方位发展
康熙不光武功厉害得能上天,文治方面那也是相当出色,堪称全能型选手。他对文化那是重视得不得了,大力推崇儒家思想,自己也跟个书呆子似的,刻苦学习,什么经史子集,读得那叫一个滚瓜烂熟,说起学问来,能把那些老学究都给说得一愣一愣的。他还组织编纂了《康熙字典》,在这过程中,张玉书、陈廷敬等一众饱学之士参与其中,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给中国文化这棵大树浇了一桶肥沃的肥料。
在经济上,康熙那也是一把好手。他实行了一系列轻徭薄赋的政策,就像给老百姓减轻了身上的重担,让他们能喘口气。他鼓励老百姓种地,还亲自关心黄河、淮河这些大河的治理,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治理水患,就像个大家长一样,生怕老百姓受苦。他还开放海禁,跟外国做起了生意,让大清的经济就像开了挂一样繁荣起来,到处都是一片热闹景象,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