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上关于这事儿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有一种说法是,鳌拜这老小子会一种神秘得不得了的武功,一般人根本近不了他的身,就像被一层无形的防护罩给保护着。但康熙不知道从哪得到了一本神秘的武功秘籍,上面详细记载着破解鳌拜武功的方法。康熙跟做贼似的,偷偷让小侍卫们按照秘籍练习。嘿,您还别说,还真就练成了,这才成功抓住了鳌拜。还有传闻说,康熙身边有一位神秘得如同世外高人的高僧,法号玉林琇,暗中相助。这位高僧那可不得了,是他传授给小侍卫们专门克制鳌拜的功夫,这才使得抓捕行动顺顺利利。更夸张的是,有人说鳌拜本是东海龙宫的夜叉转世,在人间那是兴风作浪,搅得天下不太平。而康熙则是紫薇星下凡,专门来收拾他的,所以轻而易举就降伏了鳌拜。您瞧瞧,这说法一个比一个离谱,但也给这段历史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三、平定三藩:大手笔的博弈
好不容易扳倒了鳌拜,康熙总算是真正掌握了大权。可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又一个超级大麻烦像个大石头一样砸了过来,这就是三藩。这三藩啊,就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这仨家伙手握重兵,在自己的地盘上那就是土皇帝,横着走,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把康熙气得牙痒痒。
吴三桂,那可是个老奸巨猾的狐狸,表面上对康熙那是毕恭毕敬,一口一个“皇上圣明”,可心里头一直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觉得自己功劳大得能把天捅个窟窿,势力强得像座大山,像在山海关之战中“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自恃功高,康熙根本不敢把他怎么样。尚可喜和耿精忠这俩货,跟吴三桂穿一条裤子,三个人在南方那是逍遥自在得不行,时不时还跟朝廷要点好处,今天要银子,明天要地盘,把朝廷当成他们家提款机了。
康熙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三藩就是三颗定时炸弹,不除掉,大清的江山就跟纸糊的似的,说倒就倒。于是,他一咬牙一跺脚,决定撤藩。这消息就像一颗炸弹,“轰”的一下传开了,三藩一下子就炸毛了。吴三桂带头造反,扯着嗓子喊着“反清复明”的口号,可明眼人都知道,他就是想自己当皇帝,过过那君临天下的瘾。尚可喜和耿精忠也跟着起哄,一时间,南方那是战火纷飞,老百姓可遭了殃,天天提心吊胆,就像惊弓之鸟一样。
这仗打得那叫一个艰难,刚开始的时候,清军被打得屁滚尿流,节节败退。吴三桂的军队就像发了疯的野猪,势如破竹,一路往前冲。康熙心里那个急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宫里走来走去,脑袋上的汗跟下雨似的。但咱康熙是谁啊,那可不是吃素的。很快,他就冷静下来,开始调兵遣将,制定战略。他一方面想法子稳住其他势力,防止他们跟着三藩一起瞎起哄造反,比如安抚了陕西提督王辅臣,避免其倒向三藩;另一方面,大力重用能征善战的将领,像图海、周培公这些人,都是在这个时候崭露头角,大放异彩的。
电视剧里把周培公描绘得神乎其神,简直就是个诸葛亮转世。说他手无缚鸡之力,跟个白面书生似的,可运筹帷幄起来,那叫一个厉害,决胜千里之外就跟玩似的。他居然带着一群家奴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就把吴三桂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野史上关于周培公的说法更是离谱。有人说周培公得到了诸葛亮留下的兵书,天天晚上偷偷研究,这才学会了那些神出鬼没的兵法,所以才能如此厉害。还有传言说,周培公夜观星象,就像算命先生一样,算出了吴三桂军队的破绽,然后对症下药,这才屡战屡胜。更夸张的是,有人说周培公其实是姜子牙转世,身负天命来辅佐康熙平定乱世,拯救天下苍生的。不管这些说法是真是假,反正周培公在平定三藩中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是不可否认的。期间,还有蔡毓荣、赵良栋等将领也立下赫赫战功,为平定三藩出力不少。
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八年,康熙那是绞尽脑汁,头发都愁白了好几根。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三藩给平定了。这一战,可让康熙的威望蹭蹭往上涨,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大清的江山也因此更加稳固。但这过程中,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老百姓那是苦不堪言,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四、收复台湾:海疆风云
好不容易解决了三藩这个大麻烦,康熙又把目光投向了台湾。当时台湾被郑氏家族占据着,郑成功的儿子郑经,仗着台湾海峡这道天然屏障,在台湾自立为王,根本不把大清放在眼里,时不时还派人骚扰一下沿海地区,搞得沿海老百姓鸡飞狗跳。
康熙一开始想着能和平解决就和平解决,毕竟打仗劳民伤财的。于是,他就派使者去跟郑经谈,好声好气地说:“只要你投降,保证你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以后在大清的地盘上,你依旧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可郑经牛气哄哄地回了一句:“我在台湾过得逍遥自在,干嘛要投降?你别做梦了!”谈判就这么谈崩了,康熙一看,得嘞,那就武力解决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