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李之源将六个子女都叫到跟前,并未传授高深功法,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上古时期,一位大能如何从微末中崛起,不倚仗天赋神通,而是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心,一步步走向巅峰的故事。
孩子们听得入了神,连最跳脱的次子也安静下来。
“记住,”故事讲完,李之源看着孩子们,“力量能让你获得尊重,但德行与智慧,才能让你守住这份尊重,走得更远。无论未来你们选择怎样的道路,都不可失了本心,不可忘了仁恕之道。”
“是,父亲(爹)。”孩子们齐声应道。
夜色渐深,孩子们各自回房休息。李之源独自坐在院中,仰望星空。玄唐的夜空,因二十八星宿大阵的存在,星辰格外明亮,洒下清辉。
他的心神再次连接上那诸天星斗网络。二十八处节点安然无恙,能量流转平稳。镇冥界依旧沉寂,碧波玄界的星力接引仍在持续,育灵界的生机似乎又盎然了一分……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他内视自身,归元气充盈,剑域稳固,剑心通明。对《混沌开天剑》的感悟虽无突破,却如种子深埋心底。《贯日》、《乱辰》等剑法的推演也在稳步进行。
那看似毫无进展的“第十脉”推演,此刻静心思索,也并非全无收获。每一次失败的尝试,都让他对自身力量的运转、对天地法则的感应,多了一分更细腻的认知。这些认知沉淀下来,便是底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他轻声自语,目光平静而坚定。
他不再去焦虑冥土的威胁,也不再执着于立刻推开那扇门。只是守好当下,护住身边人,一步步,踏实前行。
夜风吹过,带来远处隐约的更鼓声。
李之源起身,掸了掸衣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转身向屋内走去。
(第一百三十一回 完)
第一百十一回:道境突破与剑诀初成(第四节)
石亭中的顿悟,如同在平静的心湖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扩散,经久不息。李之源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的认知,又深了一层。那不仅仅是力量的增长,更是一种心境的蜕变,一种从执着于道与道同行的微妙转变。
往后的日子里,他依然保持着规律的修行。清晨迎着第一缕紫气修炼《周天星辰炼气法》,白天则主要精研选定的几种剑法,尤其是 【贯日】 与 【乱辰】 ,晚间则打坐凝练归元气,推演那虚无缥缈的第十脉。
但与此前不同的是,他不再将自己完全禁锢在静室之中。他会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尤其是教导子女。他发现,在教导孩子们的过程中,自己对于力量基础、对于心境磨练的理解,也会在不经意间变得更加纯粹和深刻。看着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那种满足感与守护的决心,也反过来滋养着他的道心,让那之念愈发坚实。
这一日,他正在指点长女练习一套灵巧的身法,忽然心念微动,一股极其隐晦、却带着一丝熟悉阴冷气息的波动,通过诸天星斗网络,传入他的感知。
源头是——镇冥界!
那沉寂了许久的冥土裂缝,再次传来了异动!
这一次,并非之前那种狂暴的冲击,反而更像是一种……试探?一丝极其细微,若非他如今感知敏锐且时刻关注,几乎会被忽略的死寂气息,如同狡猾的毒蛇,小心翼翼地触碰着封印光幕,似乎在探测其强度与反应。
李之源眉头微蹙,眼中寒光一闪而逝。冥土,果然贼心不死!
他并未立刻动身。通过网络,他能清晰地到,那丝试探性的冥土死气,在接触到由诸界星力与太虚之力共同构筑的坚固光幕后,如同水滴落入烧红的铁板,瞬间便被蒸发、净化,连一丝涟漪都未能掀起。镇冥界的防御,比之前强了何止数倍。
看来,之前的教训还不够深刻。李之源心中冷哼。他没有采取任何过激的反应,只是心念微动,通过网络,悄然引导了一丝来自碧波玄界那新近接引的、带着微弱却纯净星辰气息的力量,汇入镇冥界的防御体系中。
当下一丝冥土死气试探而来时,接触到的光幕上,除了原本的星辉与玄黄气,还泛起了一层极淡的、仿佛能净化一切阴邪的清澈波光。
那丝死气如同遇到了克星,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哀鸣,消散的速度比之前快了数倍!甚至有一缕微不可查的净化之力,循着那丝死气来的方向,反向渗透了一丝进去!
裂缝深处,隐约传来一声压抑的、带着惊怒的嘶吼,随即,所有试探戛然而止,冥土气息再次彻底沉寂下去,比之前更加死寂,仿佛从未出现过。
李之源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哼,算你识相。
他如今手握诸界之力,构建网络,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能被动防守、亲自冲杀在前线的孤家寡人。冥土若再敢来犯,他有的是手段陪它们玩!这番无声的交锋,看似微不足道,却彰显了他如今底蕴的深厚与应对的从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