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源放下手指,脸色微微有些苍白,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仅仅是模仿其“意”,做出一个空架子,竟也耗费了他不少心神,更是引动了自身力量本源的轻微震荡。
“可怕……却也迷人……”他长长吐出一口气,眼中充满了震撼与思索。他清晰地认识到,这门剑法距离自己还非常遥远,但其展现出的“于终结中开启新生”的至高道理,却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对自身混沌之力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包容与演化,更看到了其内部蕴含的、足以颠覆一切的“开辟”伟力。
这无关乎立刻修炼,而是一种眼界与认知的提升。
稍作调息,待心神平复后,李之源开始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选定几种剑法的精研上。
首先是金机界“陨星九剑”中的 【贯日】、【乱辰】、【九天惊雷】 三式。
他并未直接上手练习,而是先以神念推演,结合《周天星辰炼气法》,细细体悟其中蕴含的星辰暴烈、迅捷、破灭之意。
【贯日】 的极致穿透,追求的是将星辰之力凝于一点,无物不破。这需要极强的能量掌控力与一往无前的意志。李之源尝试引动一丝星辰之力,混合归元气,于指尖凝聚,感受着那种仿佛能刺穿一切的锐利感。这与他的归一剑意颇有相通之处,相互印证之下,让他对“锋锐”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乱辰】 则更为玄妙,涉及对时空与因果的微弱干扰。李之源推演起来倍感吃力,这需要对相关法则有极深的领悟。他暂时只能模仿其形,试图以自身强大的神念搅动周围气机,制造些许混乱感,距离真正扰乱时空还差得极远。但他明白,此招关键在于“意”而非“力”,重在出其不意。
至于 【九天惊雷】,乃是引动星辰寂灭之意,从法则层面进行锁定斩杀。此法威力最大,修炼难度也最高,反噬亦是不小。李之源更是谨慎,只在心神中反复观想其引动法则、降下“天罚”的意境,感受其中那股代天行罚、裁决一切的煌煌威严,不敢轻易尝试实际运转法门。
修炼之余,他也会再次观摩 《太虚破灭剑诀》 与 《浮生若梦剑》,前者增强他对事物“结构”的洞察力,后者则提醒他道心变幻、神魂攻击的诡谲。
日子便在这样规律而充实的修行中悄然流逝。
李之源能感觉到,自己对力量的掌控越发精微,归元气愈发凝练,八极归一混沌剑域运转得也更加如意。虽然那“第十脉”依旧虚无缥缈,推演起来困难重重,每一次尝试都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几乎毫无进展,但他并不焦躁。他明白,这是水磨工夫,是底蕴的积累,急不得。
偶尔,他也会想起冥土,想起那平静表象下可能隐藏的汹涌暗流。但他如今心态已然不同,与其被动担忧,不若抓紧一切时间提升自身。自身足够强大,便是应对一切风浪的最大底气。
这一日,他正在静室中推演 【乱辰】 剑式的一处变化,试图以自身剑意模拟出那种扰乱方位的感觉,忽然心有所感,停下了动作。
他目光望向窗外,仿佛穿透了空间,看到了那张覆盖诸天的网络之中,某个极其遥远的节点,传来了一丝微不可查,却带着一丝欢欣、雀跃意味的波动。
那是……育灵界的方向?
是那枚在生命泉眼中的混沌源种分株,在得到持续滋养后,似乎与那泉眼结合得更加紧密,甚至反过来,散发出的生机更加盎然,引动了那片区域草木的一阵微弱但真实的生长加速?
李之源微微一怔,随即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甚至微不足道。
但就是这样细微的变化,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
他的努力,他的布局,并非只是为了对抗毁灭与威胁,更是在孕育着新生与希望。
这,或许便是“道”的另一面。
守护与创造,远比单纯的毁灭,更能让人道心坚定,步履从容。
他收敛心神,不再去想那高悬的利剑,也不再执着于立刻推开那扇名为“第十脉”的大门。
只是静下心来,继续沉浸在对剑法的推演与感悟之中。
前路漫漫,吾道不孤。
第一百三十一回:道境突破与剑诀初成(第三节)
时光如水,静静流淌。转眼间,李之源回到长安已有数月。唐王府内,岁月静好,仿佛外界的纷扰与诸天的布局都与这座日益恢弘的府邸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这一日,天光正好,李之源并未在静室闭关,而是信步来到了王府后园。园中有一方不小的湖泊,乃是引活水而成,碧波荡漾,湖畔垂柳依依,奇花异草点缀其间,景致颇为雅致。他寻了处临水的石亭坐下,并未刻意运功,只是放松心神,感受着微风拂面,水汽氤氲,目光落在湖面上因风泛起的粼粼波光之上。
看似在发呆,实则他的心神,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松弛状态,回味、反刍着这段时间的修行所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