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回:道境突破与剑诀初成(第一节)
终南山深处,悟道之地。
李之源盘膝坐于一方青石之上,周身气息与周遭山峦林木、流风浮云隐隐相合,仿佛他并非外来客,而是此地天生地长的一块顽石,一株古木。自诸界巡守归来,已过去月余。他没有立刻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修炼或新的征伐中,而是选择了这样一种近乎“蛰伏”的方式,沉淀心神,梳理所得。
脑海中,过往数月乃至数年的经历,如同走马灯般缓缓流转。镇冥界封印前的冥土咆哮,诸界穿梭时感受到的不同法则韵律,在二十八枚混沌源种分株核心铭刻联系铭文时的精微掌控,碧波玄界无星夜空下布设“太虚引星阵”的奇思妙想……点点滴滴,汇聚成河,冲刷着他对于“道”的认知。
“《万象归元诀》,海纳百川,炼化万气……我这番奔波,调和诸界能量,铭刻沟通铭文,不正是暗合此诀‘归元’之意么?”他心中明悟渐生。体内那缕混沌色的归元气,似乎也因此番感悟,运转得更加圆融活泼,其“包罗万象”之相愈发明显,心念微动,便可模拟出炽热、森寒、厚重、轻灵等种种截然不同的气息,且转换之间,再无半分滞涩。
而更让他感到欣喜的,是自身剑道的变化。
随着归元气的日益精纯与得心应手,他开始了将 八剑图 与《归一剑诀》进行更深层次融合的尝试。这并非简单的力量叠加或领域扩张,而是一场发生在意念层面、关乎根本道路的磨合与重塑。
他以那缕初成的、纯粹而锋锐的归一剑意为“火”,以原本包容万象、生灭轮转的混沌剑域为“胚”,进行着持续不断的“锻打”。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起初,极致的“归一”剑意与混沌的“包容”领域,时有冲突。剑意欲收敛一切锋芒,化万为一;领域却本能地演化万物,一生万物。两者在李之源心神之中激烈碰撞,让他数次感到神识刺痛,剑域不稳。
但他并未强行压制任何一方,而是以自身强大的神魂为缓冲,细心体悟着两者冲突的根源,寻找着那微妙的平衡点。
“归一,非是湮灭万物,而是统御万法,以一道而御万方。”
“混沌,非是杂乱无章,而是蕴含无穷可能,是万物之始,亦是归一之基。”
“我之剑域,当以归一剑意为魂,以万象为体。魂凝则体固,体丰则魂壮。当成一界”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意念的交锋与调整,某一刻,仿佛拨云见日,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感自紫府中诞生。
那笼罩周身丈许的 八剑图,形态似乎收敛了一些,不再像最初那般混沌气息肆意张扬,反而内敛深沉。领域之内,混沌气流依旧缓缓流转,地水火风、天地山泽的意境隐含其中,但所有的变化,都隐隐指向领域中心那一缕若有若无、却散发着绝对主宰意味的归一剑意!
心念动处,领域内的一缕气流可瞬间化为切割空间的凌厉剑罡;一块山石虚影可爆发出镇压一切的沉重剑势;一团火焰意境能演化出焚尽万物的炽热剑芒……而所有这些攻击,又能在下一刻如百川归海,尽数融入那核心的归一剑意之中,化为一束凝练到极致、仿佛能破开混沌、重定地水火风的混沌色剑光!
成了!归一剑界
标志着《归一剑诀》,于此初成!
伴随剑诀初成,那辅助的 【剑心通明】 之境,亦如水到渠成,自然显现。李之源只觉灵台一片清明澄澈,外界风吹草动,能量细微涟漪,甚至他人目光中隐含的情绪,都难以逃过他的感知。往日一些觉得晦涩的功法关窍,此刻思索起来,也往往能直指核心,豁然开朗。心境更是沉稳如磐石,外界赞誉也好,危机也罢,都难令其生出太大波澜。
而作为《归一剑诀》主战手段的 【破法一剑】,在此刻施展出来,威力与意境已不可同日而语。融合了归元气的磅礴与混沌剑域的演化之能,这一剑刺出,不再仅仅是寻找能量节点的薄弱处,更仿佛能直抵神通法术、乃至部分简易法则运行的“道理”层面,往往能于看似完美无缺的防御或攻击中,寻到那最本质的“裂痕”,一剑而破之!虽距离真正的“一剑破万法”尚有差距,但其雏形与潜力,已让李之源深感满意。
剑道初成,心怀大畅。但李之源也并未因此自满。他深知学无止境,尤其是他所获得的传承实在太过浩瀚。
心神沉入那蕴含着无数玄妙的传承海洋,首先浮现的,便是金机界那充满暴烈、毁灭气息的“陨星一脉”剑法,以及神碑传承中那些光看描述就令人心驰神往的高端乃至顶级剑法。
九式“陨星剑斩”,招招凌厉,只攻不守,将星辰的迅捷、沉重、破灭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神碑剑法则更为玄奥,有专斩结构与联系的《太虚破灭剑诀》,有引人沉沦轮回的《浮生若梦剑》,有演化万象的《万象森罗剑域》,更有那触及截取天地根本力量的《截天七剑》,模拟开天辟地的《混沌开天剑》,以及那传说中的至高心剑《无我无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