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满目,威力无穷,让李之源一时竟有些眼花缭乱,甚至生出一丝“贪多嚼不烂”的烦恼。
“若有分身之法,能让我同时精研数道,该多好……”这个念头再次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但他随即失笑,摇了摇头,将这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压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分身法玄奥异常,绝非当前可以觊觎。
既无分身,便需做出抉择。
他冷静下来,结合自身当前的核心道路——《归一剑诀》的纯粹锋锐与《万象归元诀》的包容演化,以及《周天星辰炼气法》的根基,开始审慎地遴选。
于“陨星九剑”中,他初步选定了三式:
· 【贯日】:极致穿透,正合归一剑意攻坚之需,可补自身手段。
· 【乱辰】:扰乱时空因果,诡谲难防,可作为奇兵,丰富战术。
· 【九天惊雷】:法则层面锁定斩杀,威力绝伦,可作为压箱底的杀手锏。
此三式,皆与星辰相关,能与他主修的《周天星辰炼气法》相互促进,且特性与归一剑道并不完全冲突,甚至能从中汲取养分,增强剑意之“利”与“诡”。
而在神碑剑法中,他的选择更为慎重:
· 《太虚破灭剑诀》:此剑诀专攻“结构”与“联系”,与【破法一剑】有异曲同工之妙,深入研究,可极大增强他对万物构成、法则运转的理解,从而反哺归一剑道,使其“破法”更精准、更彻底。
· 《浮生若梦剑》:此剑涉及轮回幻真,攻击神魂道心,虽与他一贯正面攻坚的风格略有差异,但其思路极具借鉴意义。理解其原理,不仅可防备类似手段,或能在未来演化出针对心境的剑意变化。
· 《混沌开天剑》:当他的心神掠过这门剑法的描述时,不禁停留了许久。此剑模拟世界从混沌中诞生之景,一剑之中,同时蕴含极致“终末”与“起源”之力,其理念之宏大,力量层次之高,远超他目前所接触的大部分法门。
“混沌……开天……”李之源喃喃自语,眼神中充满了惊叹与向往。他的根基是混沌,他的剑域是混沌,他修炼的归元气亦具混沌之质。这门剑法,仿佛天生就与他有着某种莫名的吸引力。
但他也清晰地认识到其中的风险与门槛。“必须同时领悟创造与毁灭两种终极法则的真谛,并能在体内维持其危险的平衡……”这绝非现在的他能够触及的。强行修炼,只怕未伤敌,先己身道基崩解,重归混沌。
“暂时无法修炼,但观摩感悟,总无坏处。”李之源定了定神,做出了决定。他将《混沌开天剑》的经文奥义,置于心神中一个特殊的位置,不追求立刻掌握,而是如同欣赏一幅绝世名画,时常“观摩”,感受其中蕴含的那份于毁灭中孕育新生、于混沌中开辟清明的无上意境。
他甚至会偶尔在无人处,随手比划两下,并非运转真正法门,只是模仿其“意”。右手虚握,仿佛持着一柄开天之斧,缓缓做出一个“劈砍”的动作。动作笨拙,毫无威力可言,但在那瞬间,他体内的归元气与混沌剑域,似乎都极其细微地共鸣了一下,让他对自身力量的“生灭”转换,有了一丝模糊的、全新的感触。
“有意思……”李之源收起手势,眼中若有所思。虽只是皮毛的皮毛,但已让他觉得受益匪浅。这《混沌开天剑》,或许将是他未来剑道的一个重要参照方向。
选定了重点精研的几种剑法后,李之源并未立刻投入疯狂的修炼。他深知张弛有度,过犹不及。况且,他心中还牵挂着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对那玄之又玄的“第十脉”的推演,以及对子女的教导。
他长身而起,一步踏出,身影已自终南山消失,回到了长安城那座日益恢弘,却也承载着他最多温情的唐王府。
(第一百三十一回 第一节 完)
第一百三十一回:道境突破与剑诀初成(第二节)
回到唐王府,尚未踏入自己的院落,一阵略显杂乱却充满活力的呼喝声便传入耳中。李之源嘴角不由微微勾起,循声走去,只见在王府内专门开辟出的一片演武场上,几个小小的身影正在努力地练习着拳脚。
为首的正是长子李狗蛋。十岁的少年,身板结实,一招一式已然有模有样,拳风隐隐,目光专注,显然深得李之源教导的要领,根基打得极为扎实。他练习的是一套李之源结合自身见识改良过的筑基拳法,看似简单,却最能锤炼筋骨,孕养气血。
在李狗蛋身后,他的五个弟弟妹妹,年龄稍小些,约莫七八岁的样子,也都在认真地模仿着兄长的动作。只是孩童心性,难免有些动作走形,或是练着练着便有些走神,小眼神开始往旁边飞舞的蝴蝶或是地上爬过的小虫子上瞟。
李之源并未立刻出声,只是静静站在廊下观看。看着长子的沉稳,次子那略显急躁却力道十足的出拳,三子那有些笨拙却异常认真的模样,还有女儿们那虽然力道不足却颇具灵巧的姿态,他心中一片宁静温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