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汉中大地沉浸在惨胜后的喘息与重整之际,远在千里之外的东线,另一场关乎国运的攻防大战,正进行到白热化的阶段。
夷陵城,这座刚刚易主不久、见证了蜀汉东征辉煌开端的重镇,此刻正承受着来自江东的滔天怒火与疯狂反扑。
陆逊终究不是庸才。
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与迟疑,确认张飞、陈到的主力确实已然北调,并且陈到那支该死的“白毦鬼兵”也消失无踪后,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夺回夷陵、甚至趁势西进的绝佳机会!
尽管祁山大火和汉中惨败的消息尚未传来,但眼前的战机不容错过。
陆逊迅速整顿兵马,汇聚了从江东源源不断开来的援军,兵力一度达到近五万之众!
浩浩荡荡,连营数十里,声势极为浩大!
“赵云赵子龙…常山赵子龙…”陆逊立于楼船之上,远眺着那座扼守峡江的坚城,眼神冰冷。
他知道守将是赵云,一个以忠勇和稳健着称的对手。
但他更相信,在绝对的兵力优势和内外夹击的心理压力下,没有人能永远守住一座孤城。
东吴大军,如同汹涌的钱塘江潮,向着夷陵城发起了第一波猛烈的攻击!
楼船战舰逆江而上,以拍杆、弩炮猛轰临江城墙;
步卒如蚁附般,扛着云梯,推着冲车,冒着城头倾泻而下的箭雨滚木,疯狂扑城!
然而,他们撞上的,不是预想中惊慌失措的孤军,而是一块沉默而坚韧的——磐石!
夷陵城头,“赵”字大旗稳稳飘扬。赵云一身白袍银甲,虽年岁稍长,却依旧挺拔如松。
他面色平静,目光如电,从容不迫地指挥着守城之战。
“弩手!三叠阵!轮番射击,压制江面敌舰!”
“滚木礌石,对准云梯!火油准备,浇下去!”
“金汁伺候!让吴狗尝尝厉害!”
“后备队上城!替换伤者!民夫加紧输送物资!”
他的命令清晰而冷静,没有丝毫慌乱。
得益于陈到撤退前留下的坚固城防、充足的守城器械以及赵云本人极其严谨的备战,整座夷陵城如同一台高效而冷酷的战争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蜀军将士看到主将如此镇定,又刚刚经历了夷陵大胜,士气本就高昂,此刻更是同仇敌忾,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箭矢如同飞蝗,滚木礌石如同山崩,烧沸的金汁散发着恶臭泼下,烫得吴军皮开肉绽,惨嚎连连!
东吴的第一波攻势,在夷陵城下撞得头破血流,丢下上千具尸体,狼狈退去。
陆逊并未气馁。
他深知攻城战的残酷,一次失利在所难免。
他立刻改变策略。 “水师继续佯攻牵制!”
“步卒分兵!徐盛!你率一军,溯江而上,尝试绕过夷陵,攻击其上游险隘,断其与后方永安的联系!”
“朱然!你率精锐,尝试夜袭!寻找守军漏洞!”
命令下达,东吴军队再次行动起来。
徐盛率领一支偏师,乘坐快船,试图利用水军优势,绕过夷陵正面,攻击其侧后。
然而,他们刚刚进入上游一段狭窄江面,就遭遇了噩梦!
两岸山林之中,突然响起刺耳的梆子声!
紧接着,无数早已预设好的、隐藏在江面下的暗桩、铁索被拉起!
同时,两岸弩炮齐发,火箭如雨!
东吴战船顿时乱作一团,有的被暗桩戳穿船底,有的被铁索拦住去路,成了固定靶子!
火箭点燃船帆、舱室,江面上一片火海!
徐盛本人也险些被火箭所伤,狼狈不堪地率残部退回。
朱然的夜袭队更是倒霉。
他们自以为行动隐秘,刚靠近城墙,就触发了蜀军布设的铃铛绳索和陷阱!
瞬间警锣大作,城头火把齐明,亮如白昼!
迎接他们的,是早已准备好的强弩硬弓和精准的狙杀!
朱然派出的死士几乎全军覆没,连城墙都没摸到。
陆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发现,这座夷陵城,在赵云的手中,仿佛变成了一个浑身是刺的钢铁堡垒,无论从哪个方向,用什么方法攻击,都难以奏效,反而自身损失惨重。
硬攻不下,陆逊开始尝试攻心。
他让士卒向城内射去劝降信,许诺高官厚禄。
让被俘的蜀军伤兵在城下喊话,动摇军心。
甚至派人散播谣言,说汉中已失,张飞陈到全军覆没,赵云已成孤军。
然而,这些伎俩在赵云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对于劝降信,赵云看都不看,直接下令烧毁。 对于城下喊话,他下令弓弩手精准射杀喊话者,毫不留情。 对于谣言,他反而利用此事,在城头公开训话:“此乃东吴离间之计!若汉中果真危急,吴狗何须在此与我等死磕?早已北上抢功去了!弟兄们!坚守待援!丞相与大将军,必不会抛弃我等!”
赵云的人格魅力和往日积累的威望,此刻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将士们深信不疑,守城意志更加坚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