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宫的清晨,是被檐角铜鹤的第一声鸣啼唤醒的。林越睁开眼时,寝殿的八扇琉璃窗已被侍女悄然推开,晨光如碎金般漫进来,照在铺着百鸟朝凤锦缎的床榻上,将被角绣着的珍珠映得流转生辉。
“陛下醒了?”贴身侍女轻步上前,手中捧着温热的玉盆,盆沿镶嵌着鸽卵大的南海珠,盆底铺着一层晒干的白梅花瓣,水汽蒸腾间,带着清冽的花香。身后四位侍女各持一物:一人托着银壶,里面盛着用天山雪水熬煮的晨露,饮之可涤荡浊气;一人捧着锦盒,内装十二枚不同馅料的水晶饺,皮薄如纸,能看清里面的翡翠虾馅与琥珀松仁;还有两人捧着叠得整齐的常服,衣料是江南新贡的“云纱”,轻如蝉翼,却密不透风,阳光照过,衣上暗纹的龙凤呈祥图会泛起七彩光晕。
梳洗罢,林越行至殿外的“听竹轩”。轩外种着万竿湘妃竹,竹梢缠着银丝,风过时,银丝与竹叶相击,奏响如琴瑟般的清响。轩内早已设下早膳,紫檀木餐桌上,七十二道小菜摆成北斗七星阵:东南隅是岭南荔枝蜜渍的雪蛤,盛在夜光杯里,泛着莹润的红光;西北处是漠北送来的烤全羊,却只取最嫩的里脊,切成薄片,卷着冰镇的蜜瓜;正中央的玉碗里,盛着用紫芝、雪莲、燕窝熬成的浓汤,汤面浮着一朵用蛋白雕成的白梅,久煮不化。
侍立的宫女中有擅舞剑器的,趁着林越用餐,以银箸为剑,在轩中起舞。剑光如流萤,围着餐桌游走,却始终不碰杯盘分毫,剑尖挑起的花瓣恰好落在汤碗里,添了几分雅趣。林越偶尔抬眼,目光与舞者相触,对方便会以剑势行礼,动作行云流水,不见半分拘谨。
二、昼间的百戏场
巳时三刻,林越移驾“万芳园”。这座御苑占地千亩,引种了天下奇花,此时正值春深,琼花、牡丹、荼蘼开得泼天富贵,花间架着九曲回廊,廊柱是汉白玉雕成的,柱身缠绕着青铜铸的藤蔓,藤蔓上的花叶皆用黄金打造,阳光照过,廊下的阴影都泛着金辉。
廊尽头的“观星台”上,早已备好棋局。对面坐着的是西域来的棋师,据说能复盘千年棋局,却在第一子落下时,被林越随手摆下的“七星续命阵”困住。两人对弈时,台下有舞姬献艺,她们穿着用孔雀羽线织成的舞衣,旋转时裙摆展开如孔雀开屏,衣上缀着的细小铃铛随动作轻响,与棋落玉盘的脆声相和。
午时的“水榭宴”更显巧思。水榭建在人工湖上,四面通透,脚下的地板是特制的琉璃,能看见湖里游弋的锦鲤——皆是从江南选来的珍品,有红、白、黑、金四色,最大的一尾长逾三尺,额上有朱红印记,见人靠近便会摇尾乞食。宴席用的餐具是冰雕成的,盛着冰镇的荔枝、葡萄,冰碗外裹着一层金箔,既保冰不化,又添华贵。
席间有乐师奏乐,用的乐器皆是稀世珍品:琴是伏羲式,琴身用千年桐木制成,琴弦是冰蚕丝所制,音色清越如鹤鸣;笛是玉笛,吹孔处镶嵌着鸽卵大的绿宝石,笛声能引来百鸟绕榭盘旋。最妙的是“水琴”,琴身掏空,底部与湖水相通,水流过琴底的孔洞时自动发声,与乐师的演奏相合,分不清哪是人工、哪是天籁。
午后,林越会去“藏书阁”小坐。这座阁楼共九层,每层皆有机关,需按特定口诀转动书架才能开启。阁内藏有天下孤本,从秦汉竹简到唐宋绢书,无所不包。侍女会提前备好“醒墨香”,点燃后,书页上的字迹会变得更加清晰,连虫蛀的缺口都能隐约看出原貌。林越翻看《南华经》时,有擅书法的宫女在旁研墨,以朱砂笔在洒金宣纸上抄写,字迹娟秀,与原书的狂草相映成趣。
三、暮色中的瑶池梦
夕阳西斜时,林越移步“瑶林苑”。这里是后宫的核心,主殿“坤宁宫”的屋顶覆盖着月白色琉璃瓦,瓦当刻着缠枝莲纹,檐下悬挂着风铃,铃舌是和田玉所制,风吹时声音清脆如环佩。殿内早已备好浴汤,汤池用暖玉砌成,池底铺着五色鹅卵石,皆是从昆仑山采来的,能散发温润的热气。汤水中加入了西域进贡的玫瑰露、南海的珍珠粉,还有漠北的雪莲瓣,泡在其中,肌肤会变得莹润如玉。
沐浴时,有侍女轻唱江南小调,歌声婉转,与汤池蒸腾的水汽相融,如入云端。池边的矮几上,摆着冰镇的酸梅汤和刚出炉的杏仁酥,酥饼上撒着金箔,入口即化。洗完澡,换上轻便的绸袍,林越会坐在殿外的“望月台”上,看宫人放飞“孔明灯”——灯盏是用薄纱糊成的,里面点着特制的香料,升空后会散发七彩光晕,带着宫人的祈愿飘向夜空,与星辰相映成趣。
晚膳设在“摘星楼”,这座楼高三层,顶层是露天的,能俯瞰整个洛阳城的夜景。桌上的菜肴更显精致:有“龙凤呈祥”,用天鹅肉与鹿肉拼成龙凤形状,淋上用蜂蜜与玉浆熬成的酱汁;有“琉璃盏”,用琼脂冻成盏状,里面盛着燕窝羹,羹里浮着用火腿丝雕成的楼阁;还有“仙人指路”,是用猴头菇、竹荪、鱼肚等七种山珍海味层层叠起,形似山峰,顶端插着一枚用金箔刻成的小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