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照神功:金刚不坏,返老还童
四照神功的玄妙,在于其“照见四极”的修行法门。初练时需寻“四照之地”——即日出时能同时照见东崖朝霞、南浦波光、西岭积雪、北漠孤烟的绝境,每日寅时面四方而坐,吸纳四方元气入体。三个月后,体内会生出四色气团:东方青气主生机,南方赤气主刚猛,西方白气主肃杀,北方黑气主沉凝,四气轮转,如四季更迭,周流不息。
此功的关键在“照”字。非目之照,乃神之照——以神念照见体内经脉如星图,照见气血如江河,照见筋骨如金石。当四气在丹田凝成“四象轮”,便是小成,此时刀剑难入,寻常拳脚击中,只会反弹出金石相击之声。曾有江湖好手以玄铁重剑劈砍修炼者,剑刃崩口,对方却毫发无伤,只因四气在体表形成的光罩,已将外力转化为滋养自身的元气。
大成之时,四象轮碎,化作一道混沌光流游走全身,此时“照见五蕴皆空”——肌肤会透出玉石般的光泽,白发转黑,齿落重生,便是“返老还童”之相。传闻练至巅峰者,可凭神念定住飞矢,凭肉身抗住雷霆,更能在瞬息间修复受损经脉,堪称“肉身仙佛”。但其修行极苦,需每日以四气冲刷骨髓,每一次进阶都如脱胎换骨,非有大毅力者不能成。
二、明玉功:内敛为神,无穷无尽
移花宫的明玉功,与寻常内功“外放伤人”的路数截然相反。其入门心法便要求“如冰藏玉,不露锋芒”——运功时需收敛气息,将内力凝于经脉深处,如玉石藏于石中,看似无华,实则温润坚韧。初练者肌肤会渐生凉意,一年后变得透明如玉,能清晰看见皮下流转的淡白色气脉,这便是“明玉初显”。
此功的精髓在“敛”与“生”。寻常内功如篝火,燃烧自身换取热量,终有耗尽之时;明玉功却如寒潭,越沉潜越深邃。运行时,内力不向外挥发,反而会在经脉中自行循环,每循环一周,便有微量元气从天地间渗入,如同潭水遇寒凝冰,越积越厚。练至第五重,内力已能生生不息,与人交手时,看似招式轻柔,实则后劲无穷,对方内力越猛,反被其“敛气”之法吸纳转化,最终如泥牛入海。
移花宫主邀月练至第九重时,肌肤可映月光,夜间行走如披银纱,与人对掌时,对方掌力刚触及她衣袖,便被体内流转的“明玉气”引偏,转而击向自身。更奇的是,此功练到极致,可凭内力调节气血流速,青春常驻,邀月年过四十仍如少女,便是明证。但“敛气”过久易生心魔,需以“冰心诀”调和,否则会变得冷漠寡情,这也是移花宫弟子多孤僻的根源。
三、化石神功:玄阴为基,至硬至刚
化石神功的阴狠,始于其修炼条件——需处女之身的“玄阴真气”为引。初练时,需在每月朔日的子时,于寒潭冰窟中打坐,以自身精血喂养一枚“玄阴石”,待石上浮现血丝,再将其融入丹田。此后每练一次,玄阴石便会吸收一丝阴寒之气,反哺肉身,使筋骨逐渐硬化。
此功的修行过程堪称酷刑。第一重“石皮”,肌肤会变得如青石般粗糙,刀剑难伤,但触感也会逐渐麻木;第三重“石骨”,骨骼会泛起灰白色,寻常锤击只能留下浅痕,却需忍受骨髓中如虫噬般的寒意;至第七重“石化”,全身会覆盖一层灰黑色的石质外壳,行动时发出“咔咔”声响,此时一拳可碎巨石,一脚能裂大地,但体温会降至冰点,需定期吸食生血维持生机。
最阴毒者,在于其“转注”之法——若修炼者非处子之身,需以自身精血为引,将玄阴石转入新的处女体内,否则功散人亡。曾有魔教圣女练此功至第六重,因动情破身,被迫将玄阴石转入亲女体内,导致女儿七岁便身如顽石,终身无法言语。此功虽刚猛无俦,却违逆人伦,故被江湖列为禁忌,练者多不得善终。
四、嫁衣神功:欲用其利,先挫其锋
嫁衣神功的玄妙,在于其“先舍后得”的禅宗哲理。初练时与寻常内功无异,需吸纳天地元气入丹田,待内力充盈如江河,便要行“挫锋”之事——以特制的“断功针”刺入经脉,强行打散内力,任其流散于四肢百骸。这一步如剜心剔骨,多数人在此阶段功亏一篑,轻则经脉尽断,重则沦为废人。
“挫锋”之后,需以“空杯之心”重新修炼。此时吸纳的元气会沿着受损的经脉流转,每修复一处,内力便精纯一分,如同在废墟上重建楼阁,根基更稳。待内力重回巅峰,便是“转注”之刻——需将自身内力毫无保留地渡给他人,自身则沦为“废人”。但就在内力散尽的刹那,丹田深处会生出一丝“本源真气”,此气无形无质,却能瞬间吸纳天地之力,威力远超从前,这便是“嫁衣”的真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渡人即是渡己。
大侠燕南天练此功时,曾将内力渡给重伤的义子,自身经脉寸断,却在弥留之际悟透“舍即是得”,本源真气破体而出,一掌击退十大恶人,其功力之强,竟能使方圆十里的草木尽数弯折,如拜服一般。此功的巅峰,不在“天下无敌”,而在“无我”——当修炼者不再执着于“拥有”,反而能与天地元气融为一体,举手投足皆有万钧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