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玉池潜修
洛阳城的深秋总是带着一层薄薄的雾,林越站在后院的玉石池边,看着水中盘卷的身影,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池沿的暖玉纹路。池里的“小青”早已不是当年那尺许长的灵蛇,此刻它盘踞在池底的白玉台上,通体青黑的鳞片间,金色的月牙纹已蔓延至腹侧,每当它吐信,池面便会浮起一层薄冰,映着晨光像撒了把碎星子。
“今天的雾重,你倒是精神。”林越将一篮新鲜的水蓼撒进池中,水面荡开的涟漪里,小青的身影缓缓舒展,竟已有丈许长。它游到池边,用脑袋轻轻蹭着林越的手背,鳞片带着玉石般的凉滑,却不再似从前那般刺骨——这些年靠着玉池的滋养和硝石淬体,它的寒气里多了层温润。
池边的暖房里,熬着用阿胶、鹿角胶和寒潭底的紫芝炖的汤,咕嘟咕嘟的声响里,林越舀出一勺,吹凉后倒进池边的玉盏中。小青游出水面,脖颈微微抬起,竟能勉强将头探到盏边,小口啜饮着。那脖颈处的鳞片已隐隐有了弧度,像是要长出什么轮廓一般。林越看着那处,想起十年前在破庙,它第一次喷出冰针时,脖颈处还只是微微鼓起的小块,如今已显露出蛟颈的雏形。
“当年那伙山贼没白收拾,”林越笑了笑,指尖划过它颈侧的突起,“若不是他们抢了那批西域来的暖玉,我也凑不齐这玉池的料子。”小青似懂非懂,吐了吐信子,溅出的水珠落在玉盏里,竟凝成了颗颗小冰珠。
第二章 金纹初显
开春时,洛阳城遭了场百年不遇的春寒,地里的秧苗眼看要冻坏。林越正急得在田埂上打转,暖房里的小青突然撞开木窗,游到田边,张口喷出一团白雾。那雾落在秧苗上,竟凝成层薄冰,冰下的苗叶却泛着绿意——这冰竟是暖的,像层保护膜。
林越这才发现,小青的寒气早已变了质。他蹲在田埂上,看着小青盘在田垄间,每吐一次雾,就有一片秧苗被暖冰护住。末了,它游回他脚边,脖颈处的金纹亮得发烫,像是有什么要破体而出。
那天夜里,林越被池边的异响惊醒。披衣出去看时,只见玉池里翻涌着白浪,小青在水中翻腾,周身的鳞片脱落又新生,金色月牙纹在新鳞上流转,竟连成了半圈环。最惊人的是它的头顶,竟生出了两个小小的、玉质的突起,像极了传说中蛟龙的角。
“原来化蛟不是虚言。”林越握紧手里的药汤罐,看着水中的身影褪去旧鳞,新鳞泛着青金玉色的光泽,比从前厚实了数倍。他想起当年在破庙,它咬地痞时留下的紫痕,如今那寒气已成了护生的暖意,这进化的奥秘,竟藏在一次次护他护世的善念里。
第三章 角生蛟形
秋猎时节,邻县的马匪结伙来犯,扬言要烧了洛阳城的粮仓。林越带着小青守在粮仓外的护城河边,看着对岸黑压压的马匪,手心捏出了汗。小青盘在他肩头,脖颈的角已长到寸许,青中带金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别冲动。”林越按住蠢蠢欲动的小青,直到马匪的马蹄踏入护城河。就在此时,小青如箭般窜出,落入水中的刹那,河水竟逆涌起来,浪头里裹着无数冰棱,像无数把小剑射向马匪。更惊人的是,它身形在水中舒展,竟显出了四爪的轮廓,划水时带起的浪涛直拍得马匪人仰马翻。
“那是……蛟?”马匪中有人尖叫。林越望着水中那丈半长、头生双角的身影,忽然明白,所谓进化,从不是凭空而来。那些年喂的药汤、玉池的滋养、护佑生灵的善举,都成了它化蛟的养分。
小青(如今该叫它“青蛟”了)游回岸边,甩了甩身上的水珠,角上沾着的水珠滴落,在地上凝成小小的冰花。它蹭了蹭林越的腰,像是邀功。林越摸着它新生的角,触感温润如玉,再不是当年那冰凉的鳞片质感。
第四章 云雷劫
入秋的一个雷雨夜,紫电在云间翻腾,林越知道,这是化蛟的最后一关——云雷劫。他将青蛟引入后院特意挖好的避雷阵中,阵眼是用当年山贼抢来的那颗西域暖玉打造的。
雷声炸响时,青蛟在阵中翻腾,周身金纹亮起,与阵眼的暖玉相呼应。第一道雷劈下,打在阵顶的引雷针上,电流顺着铜线导入地下,只溅起些微火花。可第二道雷更烈,竟劈碎了一角阵旗。青蛟在阵中昂首,张口吸进那四散的电流,脖颈的金环竟亮得像小太阳。
“撑住!”林越往阵中泼入早已备好的药汤,那汤遇电化作金雾,被青蛟尽数吸入。第三道雷劈来时,它竟冲天而起,在雷电中舒展身体,四爪张开,爪尖闪着金芒,竟将雷电引到自己角上,再导入玉池。那一夜,洛阳城的人都看见城北有金青二色的光与雷光交织,却不闻有房屋损毁。
次日清晨,林越推开阵门,玉池中,青蛟静静盘在白玉台上,双角已长至三寸,四爪分明,腹下竟有了细微的鳍纹。它见林越进来,游到池边,用头蹭他的手,温顺得像从前那条小蛇。只是此刻再看,那身形、那气度,已是货真价实的初生蛟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