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黄昏,夕阳将校园里的玉兰树染成金色。
詹晓阳和班长游金彦早早在食堂打好饭,回到他们的老地方,宿舍门外的走廊上,两人继续架着腿,边吃着晚饭,边准备收听校园广播。
不过,今晚的身旁多了三个同学,他们是郑世林、黄朝彬和王大华。
班长没有食言特意买了两个大鸡腿,他和詹晓阳一人一个,算提前庆祝了,当饭盒打开时有让黄朝彬给馋的。
“班长,班长,”黄朝彬先用筷子指向远处,成功吸引班长的眼神后,又快速把班长饭盒里的鸡腿夹走。“谢谢班长,今晚我陪晓阳一起加餐!”
“你……”班长无奈的摇摇头。
“晓阳,你怎么知道今晚就能播出你写的《路》”。班长扒了口饭说道。
“应该是写得好呗。”王大华还是嗲嗲的声线。
“我想广播站可能是为了鼓励我们新生的投稿热情吧。”詹晓阳轻声回应,他不可能跟大家说上一世就是隔天就播出了他的第一篇稿。
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收听《玉兰树下》,我是主持人林雪......
开始了,广播里继续传来悦耳的女声。
今天的《玉兰树下》我们将首先播出95届口腔班詹晓阳同学的投稿《路》......
詹晓阳的饭勺一声掉在地上,虽然他已经知道了会被选播,可当广播里报出他的文章时心里头还是有那么点点的激动。
“晓阳,播了,是你的文章!”黄朝彬的反应比晓阳还热烈。
故乡的路,是泥土的呼吸。每当下雨,它便变得泥泞不堪,像极了生活本身的模样。我在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里,学会了人生的第一课:路再难走,也要一步一步向前……”
“那些脚印里,盛着父母的疼爱。父亲宽厚的背脊,母亲温暖的掌心,都是路上最坚实的铺石。童年的欢笑在路旁绽放,像野花般朴素却灿烂……”
当自己的文字通过广播传遍整个校园时,詹晓阳感到一种奇异的抽离感——那真的是他写的吗?那些平淡的句子,怎么经由广播员的声音读出,就变得如此动人?
……进城的路,是水泥的冰冷与坚硬。它笔直向前,却让人时常迷茫。在这条路上,背负着父母的期许,承受着求知的压力,更要面对未来的迷茫。但我知道,这条路通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要沿着来时的方向,恳求星星为我启航!既不忘泥土的芬芳,也要追寻星空的光芒。
当广播里播完最后一个字,詹晓阳长长舒了口气。
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过来的田楚联眼睛亮晶晶的:写得真好。
“今晚的鸡腿值了,”游金彦还是拍了拍詹晓阳肩膀:不错嘛,情感真挚,文笔流畅。
“晓阳,以后哥们这涂涂写写的活就交给你了。”郑世林不含糊的说。
“写得溜啊,晓阳!”黄朝彬嘴里还嚼着肉,“不过,这字里行间咋就感觉饱经沧桑似的?”
詹晓阳已经把双腿放下了,听着同学们的议论,心中感慨万千。前世他的这篇投稿写的比较肤浅,正如黄朝彬所说,确实含有前世经历的语言。没想到重来一次,竟然收获了这样的惊喜。
晚自习课上,同桌林浩杰递过来一张纸条,是刘小惠写给她的。
你今晚的文章写得不错,让我也想家了,我想我妈妈了。
詹晓阳抬头望向刘小惠,两人眼神对视了下,詹晓阳即刻给她报以歉意的笑。
当晚詹晓阳在日记中写道:没想到一篇《路》引起这么多反响。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这样的路,连着故乡,通向远方。重活一世,我更懂得珍惜路上的风景。
是啊,路还在脚下延伸,而这一次,他有星星指引,有初心相伴。重生的道路,他要走得更加踏实,更加精彩。
隔天清晨詹晓阳在出早操的路上碰到了詹清容,她递给詹晓阳一个叠的精美的纸飞机。
詹晓阳迫不及待的打开它,一行秀丽的文字越入眼帘:
愿你永远记得来时的路,也不忘前行的方向。星星会为你启航,但掌舵的永远是你自己。共勉!
詹晓阳知道,其实詹清容也是很有文才的,在中学的板报上经常能读到她的文章。而上一世当詹晓阳转到江城卫校上学,詹清容在给他的书信中经常附有她写的诗。
詹晓阳当时特别期待詹清容每周的来信,为此还疏远了刘小惠。这一世,又该如何应对呢?
路,有千条万条;正确的抉择才是硬道理。
因为每一条路,都值得被铭记;每一个脚步,都值得被倾听。而他的路,才刚刚开始。
诶,还是上课去吧……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