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中,为了胜利,中华民族牺牲了许多东西。
士兵们的生命仅仅是其中一项微小的代价。
整个国家被撕裂成了几个部分,民族的精神被挖去了一部分,一些品格已经沉沦了。
许粟在战斗发起前的动员大会上,拿起师部保存的鬼子罪行记录相册。
“我们不能光记录这些罪行。”
“鬼子不是人,根本没有廉耻,我们不可能依靠道德上的大义羞辱他们。”
“你还在这里,不断说着自己多么多么惨。”
“鬼子只会高兴,他们在你的叙述中,又重温了一遍他们当年的罪行。”
许粟拍了拍相册说道:“咱们还在这里自我悲伤呢。可人家才不会像你这样想,说不定人家正心里暗爽呢。看看,这就是当年被我虐杀的那批人的后代,啧啧,瞧他们那副德行,简直就是不堪一击嘛!”
他一边说着,一边翻开相册,指着里面的照片:“鬼子看着这些照片,说不定,还在想。看看这一个个的,估计也没什么能耐。要我说啊,咱们干脆再去杀几个,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得罪我的下场!”
“不过,文人嘛,只能耍耍嘴皮子功夫。”许粟拍了拍自己腰间的手枪:“真要改变鬼子对咱们的印象,只能靠这个。”
“你们都是在培训中学过历史的。要记住这样一个简单的历史史实。”
“我们从来没有如此完整的保留过,其他民族对我们伤害的证据。因为,中华民族一般是有仇就报了,根本不会记上几百年的仇,而无能为力。”
“只有现在,一个屠杀我们百姓,抢掠我们财产,侮辱我们先祖的活生生的日本,还在我们的国土上肆虐。”
“匈奴抢劫边境,汉朝灭了他们。五胡乱华,唐朝将他们都打趴下了。元兵肆虐,明朝把他们逐于漠北。满族猖獗,革命军把他们赶下皇位。”
“如今,新的蛮夷已然降临,然而我们却只能龟缩在天险之中,用自己编造的话语来自我安慰。我们的民族勇武之气究竟去了何处呢?我真心希望你们能够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许粟面色凝重地举起手中的马鞭,指向东方。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在风中回荡:“这次作战,我必须坐镇后方,统筹协调各方兵力和火力,以确保我们的战略部署得以顺利实施。因此,我无法亲自前往前线,与你们并肩作战。”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的众人,这些都是各支部队中营级以上的干部,他们肩负着指挥战斗的重任。
许粟接着说道:“当你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时,不要忘记我们的国家,她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不要忘记我们的民族,她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苦难。同时,也请你们思考一下我的问题——我们还有勇武之气吗?”
战斗动员结束,201师的官兵憋着一口气,开始迅速东进。
此时,经过长期的建设,许粟的部队已经具备了鲜明的作战风格。
三团经过西北军大汉楚文的调教,已经成了一支擅长攻坚的部队,战斗作战十分狠辣。
二团的团长马阳性格则比较稳重,又长期担任守卫任务。现在的二团已经成了一支擅长守城的部队,战斗作战十分扎实。
一团是许粟的私兵出身,现在的团长孙志远是三个团长中文化最高的。他在许粟举办的各种培训中积极学习,战术素养十分高。一团现在已经成了一支能攻善守的部队,战斗作风十分灵活。
为了抢先到达三仙湖,201师全体轻装,辎重都交给了后勤部队。
此时的三仙湖,只剩下了一支守卫本土的警察大队。原先守卫这里的国军部队接到情况通报后,正愁自己怎么办呢。
战区要求他们和许粟换防的命令到达后,国军部队顿时大喜,立刻撒丫子跑路了。
不过他们跑了,本地的乡亲们可跑不了。大包小包多少东西,怎么可能一下子搬空。而且可以带走的东西毕竟是少数的,自己的房子土地还能带走吗?
这时,本地人组建的警察站了出来。他们虽然只有一些老套筒,但自己的父老乡亲都在这里,要是他们跑了,以后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此时,这支24人的队伍集合在警察大院里,气氛悲壮。
“弟兄们,鬼子已经打到了咱们家门口。”头发花白的警察局长站在升旗的台子上举起一碗酒:“镇子上的队伍已经跑了,只能靠大家伙了。”
“咱们一起喝了这碗酒,为了家乡父老,老少爷们就在这里干了。”
大家一起喝了一碗酒,把碗交到一旁储存起来,算是完成了誓师仪式。
没办法,这些碗是很贵的,可不能随便摔了。就以民国的经济水平而言,一只瓷碗可是值不少钱的。
如果这些警察还可以活着回来,这些碗还是他们的饭碗呢。
但是他们气势十足地进入镇子南面,他们自己挖掘的几条浅浅的壕沟组成的所谓的阵地后,就陷入了沉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