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兵马出现令原本陷入绝望的东海军将士精神振奋,斗志激发。
糜竺抓住机会激励士气,大喊:“将士们,我们的援军到了!”
一时间,东海军将士士气高涨,纷纷跟随吕布的方向突围。
他们高喊“杀”
,决心与江东军决一死战。
吕布在战场上左冲右突,所向披靡,搅乱了江东军的包围圈。
闻讯赶来的黄盖叫苦不迭,未料到吕布会在此时出现并接应突围的糜竺、曹豹等人。
黄盖试图用人海战术对抗吕布的勇猛,但现实残酷,吕布在人群中更加生猛,一骑当千,无人能挡。
短短半刻钟内,江东军阵型被击溃。
黄盖无奈地下令撤军,以免被吕布所杀。
战场局势一边倒,吕布的出现让江东军溃不成军。
经过改编后的文本如下:
襄贲。
距离击退黄盖已经过去了一天半。
大将蓝玉率军驻扎于城外,随后皇叔、卫将军、冀州牧、中山侯刘备抵达城中府衙。
当刘备踏入殿中的那一刻,恭候多时的吕布立即带着糜竺、曹豹两人面见刘备,并表达认主之意。
刘备扶起两人,甚是满意。
还未等刘备对糜竺、曹豹进行安排,门外有士兵急报,称孙坚遣来一名使者。
刘备命其带使者进来。
江东使者顾雍进入殿内,恭敬拜见刘备,并呈上一封书信。
刘备快速浏览后,了解孙坚的意图,即谁先攻破彭城,谁就能入主徐州。
殿内的武将们对此愤慨不已,指责孙坚的做法 ** 。
顾雍尴尬不已。
此时,刘备的谋士郭嘉笑了,他提出回应,表示刘备与孙坚谁先进入彭城、擒得袁术,谁便正式入主徐州。
顾雍自徐州归来,带来刘备的回应:“剩下一方,自行撤退,恕不远送。”
郭嘉转述其言,顾雍当即摇头。
吕布性情暴躁,提议直接以武力压制对方,但刘备主张以实力说话,谁的拳头大,谁就有话语权。
顾雍面对江东军时底气十足,指出徐州地域复杂,只适合骑军和步卒交战。
侯成建议斩杀顾雍以震慑对方,但刘备坚持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原则。
刘备表示谁先进彭城擒得袁术,谁就是徐州之主。
随后他派吕布和高顺率兵前往彭城。
顾雍回到广陵向孙坚汇报情况,孙坚听闻刘备的回应后大怒,他询问身边亲卫关于其子孙策在彭城的战况,得知其久攻不下。
孙坚开始思考应对之策。
决定派程普率军在广陵对抗陈登,并以牵扯为主,避免主动开战。
孙坚则率领大军北上。
到了此处,孙坚振奋地告诉祖茂,他即将为其而战。
江东军一路经过下邳,直扑彭城。
袁术在彭城国高大的城头上,看着辽阔的徐州土地,心中不禁泛起哀伤。
原本以为软禁陶谦后,凭借袁家威望,他就能坐稳徐州,却不料孙坚不按套路出牌,不顾一切越过长江北伐攻伐袁术。
袁术愤怒地骂其为“养不熟的白眼狼”
。
孙坚虽宣称替陶谦夺回徐州,但袁术明白其真正意图是占据徐州。
此刻的形势对袁术极为不利,不仅面临刘备的军队南下,还遭到吕布的进攻。
面对刘备和孙坚的南北夹击,袁术已守城压力山大。
他询问谋士阎象能否守住彭城,但阎象并未明确回答。
最终,袁术决定召集文武众人到州牧府,宣布他的决策:即使昔日高祖刘邦仅是一亭长,也终有天下,他决心坚守彭城,保卫徐州。
袁术目光扫视众人。
“今日大汉四百载气数已尽,我袁氏四世三公,得百姓拥护。”
“朕欲顺应天意,登基称帝。”
“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震惊,得知袁术野心后,阎象尤其感到不安。
当前被刘备、孙坚围攻,已陷困境,主公还要僭越称帝,这不是加速失败的到来吗?
“主公,不可轻举妄动!”
袁术不听劝诫,继续道:“昔日周文王虽占天下三分之二,仍以下臣之礼侍奉殷商。”
“朕虽家世显赫,但势力未及周朝。”
“汉室虽衰,但邺城朝廷仍在,天子仍在。”
接着阎象的话被袁术愤怒地打断。
他对邺城朝廷嗤之以鼻:“那邺城朝廷乃刘备伪造的朝廷。”
刘备自封皇叔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至于天子?不过是董卓册封的傀儡罢了。”
袁术继续不屑道,“称帝者理当顺应天道而非只依靠血脉正统。
朕决定登基称帝便是顺应天命!”
并正式自称为朕。
不理会任何反对意见,他在彭城被攻破之前选择登基称帝,国号为仲氏。
设立各种官职、祭祀天地等礼仪制度。
封冯方之女为皇后并立皇子为太子。
同时任命阎象为丞相、大将纪灵为大将军等封官授爵举动遍及军中上下各个阶层士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