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一声令下:“把英勇的 ** 抬下,好好安葬。”
面对吕布猛将的阻挡,祖茂部下见主将已死,感到走投无路纷纷选择投降。
夜色渐深,东方渐白,朝阳照亮大地,驱散黑暗。
在琅琊郡阳都城,朝廷兵马巡视城内外,戒备森严。
刘备在府衙大殿指挥局势,他命令将祖茂的 ** 装入棺木,运往广陵给孙坚。
他又命令高顺通知孙乾、糜芳等人转移随军百姓。
必须确保百姓安全通过东安城池继续北上到达泰山地界。
糜竺留在东海与琅琊交界的兵马不可或缺,必须营救。
其他将士等候糜竺到来。
赵图作为锦衣暗卫向刘备行礼,内心略感忐忑。
刘备示意赵图坐下。
他回忆起史阿创建锦衣卫时,赵图是首批跟随者之一。
赵图此次立下大功,刘备询问他希望得到何种奖赏。
赵图感慨地表示,没有刘备的收留,他依旧是中山郡市井的小混混。
他愿意继续为刘备效力,不求封赏。
但刘备坚持要嘉奖他,赵图于是决定利用手中的锦衣卫令牌退出锦衣卫,返回中山老家成家立业。
他向刘备解释家中香火延续的重要性,并表示在完成延续香火后,只要刘备召唤,他会立刻回归效力。
刘备理解并同意了赵图的请求,赠予他丰厚的赏赐,让他回归中山老家。
赵图感激不尽,磕头谢恩后离开阳都返回冀州中山郡。
此处成为徐州百姓通往兖州的中转站,逐渐繁忙起来。
听闻可于兖州领田耕种的消息,琅琊郡的百姓纷纷前来。
刘备广纳百川。
乱世之中,人口是关键。
靖王老祖刘胜曾多次告诫刘备,人口是竞争之根本。
如今,长龙般的队伍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
刘备询问蓝玉,还有多少百姓将至。
蓝玉估计,至少二十万。
刘备忧心时间问题。
原本计划需缩短时间。
目前,探子报告袁术可能派遣军队追击。
袁术与孙坚均欲维护徐州权益,不会放任糜竺等人带走东海的一切。
蓝玉解释,百姓体力不及将士,需休息恢复,目前已是最快速度。
刘备叹了口气,意识到人并非不知疲倦的机器,需要休息调整状态。
于是,他决定召集吕布,商讨接下来的战略。
吕布来到后,刘备透露了他的计划:伏击前来截断百姓的袁术兵马。
吕布对此提出了疑虑,但刘备坚信只要对方急躁,必定露出破绽。
他们决定采取伏击策略,歼灭袁术的兵马。
此时,一名探子飞奔来报,告知刘备糜竺的军队被江东军的黄盖打败,已退回边城防守,形势岌岌可危。
刘备心中一叹,局势对他而言颇为不利。
他迅速取来地图,确定糜竺防守的边城是襄贲。
一旁的郭嘉建议,先解决眼前的袁术兵马麻烦,再去支援糜竺。
他们发现距离东安南部五十里地有一条河流,是理想的战场。
郭嘉指出,那里河水不深不宽,部队只能划船或游泳通过。
吕布一眼明白郭嘉的意图。
随即,他们决定在河流边的战场进行伏击。
与此同时,在襄贲的日落景色中,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给这座边城增添了几分庄严与神秘。
城南的战局仍紧张地展开,一切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糜竺与曹豹两人身负彩衣,血迹斑斑地站在城头。
连续几日,他们都在这个城市中与黄盖的军队展开激烈的战斗。
这时,一名探子飞 ** 来消息,孙乾和糜芳已经带领将士、物资和百姓前往泰山郡。
听到这个消息,糜竺面露喜色,曹豹则内心躁动不已。
他们意识到,是时候商议脱身之策了。
糜竺点头表示同意,他们的任务就是为了拖延和牵扯黄盖。
于是,他们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如何在江东军未发动进攻的情况下寻找脱身的办法。
在城内府衙中,糜竺环顾一圈后表示,“我们的任务已完成,现在需要脱身。
但黄盖不会轻易放过我们,因此,需要有人断后。”
这个决定引起了一阵沉默,每个人都清楚断后的含义,很可能意味着要留在这片土地上。
过了一会儿,一名年过五旬的部将挺身而出,表示愿意断后。
大家都对他充满敬意。
糜竺在咬牙后同意了这一决定。
小滩河是东海郡内的一条小河,位于东安城南部五十里地左右。
虽然它的宽度不大,水位不深,但蜿蜒曲折,连接着数座山脉,地形交错复杂。
想要从南往北进入东安,只有两道石桥可以通过。
如果石桥被堵住,就只能绕路或者准备船只渡河。
张勋原本奉袁术之命率军前来截断东海兵马,意图夺取钱粮和物资,却被堵在了小滩河南部。
此刻他愤怒地大骂一声“晦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