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馥命幕僚闵纯呈上官印佩绶,但闵纯失踪。
士兵搜寻后回报,称闵纯被捆于家中承重柱上,官印佩绶已失窃。
众人闻讯震惊,急忙赶往闵纯家中。
到达后,闵纯叙述了强盗闯入府中夺走官印佩绶的经过。
袁绍因失去官印佩绶而极度焦虑,迫切希望找到犯人以证实身份。
朝廷被董卓控制,董卓会同意韩馥和袁绍的行动吗?恐怕会以丢失官印为由,号召冀州附近的诸侯共同惩治他们。
当前形势紧急,韩馥和袁绍正在设法应对。
他们原本计划通过设宴来接触董卓派来的人,却不料被董卓的手下识破,城中酒楼伙计被利用来传递消息。
韩馥意识到事态严重,向袁绍解释了自己的计划。
袁绍决定查封全城,开始搜查。
然而人手不足,需要从城外调兵进城。
韩馥请求冀州大将潘凤等人协助搜查,但之前为了避免打扰到重要人物,他们并未在大殿待命。
袁绍要求他们立刻出动协助搜查。
韩馥派人通知潘凤等人加入搜寻队伍。
城北一间民居内,史阿安置好冀州牧官印和佩绶的箱子。
甄尧提出城中封锁无法出逃的问题,史阿心中有底,并不慌张。
他询问是否有会写字的酒楼伙计,甄尧说有三五个。
史阿要求他们立刻誊抄信件。
他拿出一封耿武起草的韩馥提议刘备接任冀州牧的信件,命令伙计们复制多份,暗中张贴于各巷道入口。
搜城的颜良发现此信后大怒,将信件带回州牧府上给韩馥看。
韩馥看完后震惊且否认自己有过此想法,他声称信件被人篡改。
袁绍看过信件后也满脸不敢置信。
韩馥坚称此事非自己所为并誓言无需如此大费周章。
然而袁绍对此并不信任,并质疑韩馥丢失官印和佩绶也是预谋已久的行为。
韩馥的背叛,袁绍震惊不已。
士兵急匆匆来报,冀州大将潘凤等人已率兵攻至城下,欲诛袁绍。
韩馥欲辩解,却被袁绍斥退,被颜良制服。
鸣金声响起,城外的文丑得知主公遇险,立刻率军攻入城中。
与此同时,审配也闻讯赶来,与文丑一同冲入城内救援袁绍。
面对城外的冀州大将潘凤等人的进攻,形势万分紧急。
潘凤等人包围州牧府,质问袁绍:“袁绍何在?”
赵浮愤怒地表示对袁绍觊觎冀州的痛恨。
程奂主张直接进攻擒贼,却遭到潘凤的警告。
袁绍从府门走出,后方跟随五花大绑的韩馥。
潘凤意图趁袁绍进城之际突袭斩杀他,逼韩馥对立。
但因冀州官印丢失引起城中戒备而受影响。
之后,潘凤联手赵浮、程奂围攻州牧府。
然而,他们未料到韩馥也在府上被袁绍控制,因此犹豫不决。
袁绍提议撤兵则释放韩馥,但被指责不可信,颜良表示短时间内三人难以攻破府邸,袁绍以援兵即将到来威胁三人。
然而,潘凤等人表示决心坚定,甚至提及刘备兵马已入侵魏郡。
他们以嘲讽的态度质疑冀州是否真的被袁绍掌控。
他封锁了刘备兵马进攻魏郡的消息,并未向韩馥汇报。
潘凤的话:“死又何惧,还能拉你垫背。”
令袁绍和韩馥大惊。
韩馥责问潘凤为何隐瞒消息时,潘凤表示现在说什么都迟了,今天一定要 ** 袁绍。
他提议杀掉袁绍后与刘备合作,共同抵御公孙瓒的进攻。
程奂和赵浮也不服袁绍,直接违背韩馥的意愿私下做决定。
袁绍因此怀疑韩馥暗通刘备,愤怒之下决定 ** 所有人,包括韩馥。
他命令颜良关闭府门,等待文丑率军前来后一举 ** 所有人。
然而,就在此时,文丑带领的军队突然杀到。
潘凤命令士兵拦住文丑,但后方军队溃败,混乱中文丑冲破防线闯入府内。
弩手放箭射击文丑,但文丑躲避并冲进旁边的巷道中躲避箭矢,身上还是被扎进了两根箭矢。
文丑愤怒至极,持盾牌步战冲入人群之中,冀州军无法阻挡他的进攻。
文丑率领将士同心协力,层层推进。
相较之下,潘凤一方却是节节败退。
潘凤自知不敌文丑,环顾四周后决定撤退。
他命令道:“撤往旁边的巷道,据巷而战!”
程奂急忙阻止,担心撤退会导致袁绍陷入险境。
潘凤解释道,他们的撤退是为了连通州牧府后院巷道与原本幕僚闵纯的府邸,边战边退,以确保袁绍的安全。
文丑成功撕裂包围圈,进入州牧府内。
袁绍询问是否能杀出去,文丑摇头表示,所有人都可以出去,但主公不能。
因为潘凤手中有强弩,能直接击穿盾牌,他们正等着袁绍露面发动攻击。
袁绍深感被韩馥算计,情绪失控,猛烈拍桌。
韩馥极力解释自己的清白,对潘凤的自作主张感到不可思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