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还在持续,像一首没有尽头的序曲。林薇慢慢转过身,走到书桌前,将第九章的手稿小心翼翼地叠起来。纸页边缘被她捏得发皱,那行化不开的复杂情绪此刻像墨一样渗进掌心。她知道,今晚这顿饭,终究躲不过去。就像故事里的陈默和苏晴,无论如何逃避,雨夜过后,总要面对被雨水冲刷干净的、那些无法再被掩盖的真相。
她拿起外套,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看了一眼。台灯的光依旧暖黄,照亮了桌面上未写完的第十章标题——。可窗外的雨还在下,丝毫没有停的意思。林薇深吸一口气,拉开门,潮湿的空气瞬间涌了进来,带着泥土和雨水的气息,仿佛要将她心底所有的褶皱都一一浸透。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敲打着公寓的玻璃窗,也敲打在林薇的心尖上,发出沉闷而细碎的声响。距离她写完第九章的故事,不过一夜之隔,可她感觉自己的人生,却像被这雨水浸泡过一样,沉甸甸的,拧不干,也甩不掉。
书桌上,第九章的手稿还摊开着,最后一行字停留在男主角陈默在雨夜中望着女主角苏晴的背影,眼中是化不开的复杂情绪。林薇看着那行字,恍惚觉得,陈默眼中的情绪,此刻正原封不动地倒映在自己心里。
她和沈浩,不就是现实中的陈默和苏晴吗?
前九章的故事里,陈默是个内敛深情的建筑设计师,苏晴是个敏感细腻的插画师。他们在一次画展上相遇,灵魂仿佛被对方的作品击中,迅速坠入爱河。然而,陈默看似平静的生活下,隐藏着家庭的巨大压力——他的母亲一直属意门当户对的富家千金林月,对苏晴的出身和职业颇有微词。与此同时,苏晴也并非毫无心事,她童年的一段阴影,让她在亲密关系中总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和退缩。第八章里,林月刻意制造了与陈默的“偶遇”,并被苏晴撞见,第九章则在陈默试图解释却被苏晴的误解和不安打断的雨夜中结束。
而现实中的林薇,是个正在努力追逐梦想的小说作者,沈浩则是她大学时的学长,如今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骨干。他们的感情,也曾如小说里的陈默和苏晴一样,充满了初遇的悸动和灵魂契合的甜蜜。沈浩欣赏林薇的才华和执拗,林薇依赖沈浩的稳重和包容。他们一起熬过林薇投稿被拒的失落,也一起分享沈浩项目成功的喜悦。
可是,就像小说情节开始变得曲折一样,现实的波澜也悄然而至。沈浩的母亲,那个总是笑容可掬却在言谈间总透着一丝精明的女人,开始有意无意地在沈浩面前提起“张局长家的女儿”、“李总的千金”,话里话外,都是对林薇“不稳定”的职业和“普通”家境的隐忧。
林薇不是没有察觉。上次去沈浩家吃饭,沈母看似随意地问起她小说的稿费,又“关心”地说:“薇薇啊,女孩子家写东西是爱好,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浩子现在工作压力大,你以后要是能找个稳定点的工作,两个人担子也轻些。” 那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林薇心中那层名为“被接纳”的薄膜。
而沈浩,他夹在中间,显得越来越沉默。他会在林薇面前抱怨母亲的“传统观念”,会紧紧抱住她,说“别听我妈说的,我只认你”,可他从未真正强硬地在母亲面前为她争取过什么。那种犹豫和退缩,像一层薄雾,开始慢慢笼罩在他们之间。
就像此刻,已经是晚上九点,沈浩说公司加班,却迟迟没有回来,也没有回她的微信。林薇看着手机屏幕上“已读”的标记,心一点点沉下去。她知道自己不该多想,可小说里陈默面对林月时的挣扎和隐瞒,像一面镜子,让她忍不住映照出沈浩可能的模样。
“他是不是……也在应付什么人?”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像藤蔓一样疯狂滋长,缠绕得她喘不过气。
雨越下越大,噼里啪啦地砸在窗台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林薇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湿冷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涌了进来,让她打了个寒噤。街道上,路灯的光晕被雨水晕染开,显得格外朦胧。偶尔有车辆驶过,溅起一片水花,又迅速消失在雨幕中。
这样的雨夜,和小说里写的一模一样。
她忽然想起,昨天写完第九章后,她兴奋地给沈浩发了消息,想和他分享情节的进展,他只是简单地回了个“好,真棒”,语气平淡得不像他。当时她只当他是累了,现在想来,却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是不是从那时起,他心里就有事了?
林薇转身,走到书桌前,拉开最下面的抽屉。里面放着一个上了锁的木盒子,那是她的秘密基地。她拿出钥匙,打开盒子,里面除了一些旧照片,还有一叠用彩色信封装着的信。那是她刚开始写小说时,用苏晴的口吻给陈默写的“情书”,也是她对这段感情最纯粹的憧憬和记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