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碎片中解析出的“图像”与“回家”的低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两颗石子,在路岩高度理性的思维中激起了持久的涟漪。一个充斥着毁灭与疯狂的异常存在,其核心竟呈现出如此……“人性化”的脆弱与渴望?这彻底违背了他对“深渊”的初始建模。数据不会说谎,但如何解读数据,成了摆在面前的全新课题。
宋茜的反应则更为微妙。她并未对那声“回家”表现出过多惊讶,仿佛在她所理解的维度里,怨念与执念本就源于某种未竟的渴望。她更多时间停留在实验室二层的静修区,指尖偶尔在空中勾勒出难以理解的符文,似乎在以她的方式,尝试与那片已被重新隔离的“悲鸣”建立更深层次、但更为谨慎的连接。
“火种”实验室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并非停滞,而是暴风雨来临前的蓄力。路岩需要重新校准他的分析模型,将“情感能量频谱”这一变量纳入考量;宋茜则需要评估这种“共情”式接触的长期风险与潜在价值。
就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基地AI“中枢”平缓的电子音在实验室内响起:
“路岩博士,宋茜顾问。杨振华先生通知,为增强‘火种’项目组的综合应对能力,为您配备的支援团队成员已抵达基地,将于三十分钟后在第三简报室与您会面。成员资料已发送至您的工作终端。”
路岩从全息投影前抬起头,眉宇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蹙起。他习惯于独立工作,最多与固定的几名研究员协作。引入新人,意味着变量增加,工作流程需要调整,默契需要培养——这一切在眼下分秒必争的关头,似乎显得有些……低效。
宋茜也从楼上缓步走下,神情依旧淡然,只是指尖一枚悬浮的、散发着微光的符文悄然隐去。她对人员的增减似乎并无太大意见,更关注的是来者是否会对现有的、刚刚建立起初步协作模式的研究氛围造成干扰。
两人没有多言,各自浏览起终端上传来的资料。
资料显示,新成员共有三人:
赵伟, 前外勤特遣队“龙牙”小队队长,因在总部沦陷区指挥断后作战时表现出卓越的战术素养和强大的生存能力,被破格选入。资料中特别标注:在一次高烈度异常事件中失去左臂,后安装由民管局科研部与某隐世墨家机关术传人联合研制的生物机械义肢,兼具高强度、高灵敏度及未知的“破魔”特性。照片上的男子面容刚毅,眼神如鹰隼般锐利,带着一股硝烟浸染出的沉稳气质。
苏琳, 心理学博士,专攻异常精神污染研究与受害者心理重建。拥有罕见的、较为温和的“共情”型灵媒天赋,能更安全地感知并疏导异常精神残留,但其理论基础更偏向现代心理学架构。照片中的女性戴着黑框眼镜,笑容温和,带着书卷气,但眼神深处有一抹洞察人心的敏锐。
陈浩, 信息战专家与电子工程天才,曾在国家级网络安全部门任职,擅长处理异常信息生命体、数据幽灵等涉及电子网络的超自然威胁。对“幽灵电台”这类信号异常现象有独到见解。资料照片上的年轻人头发略显凌乱,穿着印有卡通图案的T恤,眼神中闪烁着技术宅特有的专注与灵动。
“一个战士,一个心理医生,一个黑客。”路岩快速归纳,语气平淡,“覆盖了战术防护、精神分析与信息处理,配置倒是很全面。”
宋茜的目光在苏琳的资料上多停留了片刻,尤其是关于“共情”天赋的描述,然后轻轻合上了终端:“去见见吧。”
第三简报室位于生活区与科研区的交界处,风格简洁实用。当路岩和宋茜推开厚重的隔音门时,里面的三人立刻停止了低声交谈,齐刷刷地站了起来。
赵伟站得笔直,如同标枪,左臂的机械义肢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他向路岩和宋茜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前‘龙牙’小队,赵伟!向路博士、宋顾问报到!”动作干净利落,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
苏琳则推了推眼镜,露出一个温和而略显拘谨的微笑:“您好,路博士,宋顾问。我是苏琳,很高兴能加入您的团队,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贡献一份力量。”她的声音柔和,给人一种安抚人心的感觉。
陈浩的反应则随意很多,他好奇地打量着路岩和宋茜,尤其是多看了几眼宋茜那身与基地格格不入的复古长衫,然后才笑嘻嘻地说:“路博士好,宋顾问好!我是陈浩,搞电脑和信号的,以后有啥脏活累活(指数据筛选、网络渗透等),尽管交给我!”他显得很有活力,甚至有些跃跃欲试。
路岩的目光如同精密扫描仪,快速从三人身上掠过,初步评估着他们的精神状态、身体语言以及资料之外的一些细微特质。他微微颔首,算是回应,然后直接走到主位坐下,开门见山:“欢迎加入‘火种’项目。我是路岩,负责项目的科学分析、模型构建与战略制定。这位是宋茜顾问,负责玄学领域评估、精神层面防御与异常能量感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