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吕梁展现了雷厉风行的一面。他亲自坐镇指挥,调动精干力量,快速突破了那几起选定的案件。立案、搜查、讯问、采取强制措施,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省反贪局内部,都能感受到这位新局长带来的新气象——不搞花架子,注重实效,要求严格。
一份份案情简报和阶段性工作报告,被准时呈送到省委主要领导,特别是省政法委书记祁同伟的案头。报告用词严谨,事实清楚,突出了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反贪工作取得的新成效。
这天下午,吕梁正在审阅一份即将上报的结案报告,办公桌上的外线电话响了。是祁同伟办公室打来的,厅长请他过去一趟。
吕梁心中微微一动,放下报告,整理了一下着装,便快步向祁同伟的办公室走去。他知道,这是对他近期工作的“验收”,也可能包含着某种“点拨”。
祁同伟的办公室比吕梁的更加宽敞气派,但陈设同样简洁硬朗,墙上挂着巨大的汉东省地图和世界地图,书柜里多是法律、刑侦和政治类书籍。祁同伟没有穿警服,而是穿着一件深蓝色的衬衫,袖子挽到小臂,显得精干而随意。他正站在窗边接着电话,看到吕梁进来,用手示意他先坐。
吕梁在会客区的沙发上坐下,腰杆挺得笔直。他能听到祁同伟对着话筒那边语气轻松地谈论着某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议题,言辞间透着举重若轻的自信。
过了一会儿,祁同伟挂断电话,笑容满面地走过来,亲自给吕梁倒了一杯水。“吕梁同志,来了。这几天辛苦了吧?看简报,你们可是打了几场漂亮仗。”
“祁厅长过奖了,都是分内工作。”吕梁双手接过水杯,谦逊地说。
祁同伟在他对面的沙发坐下,身体放松地靠进沙发背,目光却如鹰隼般锐利地落在吕梁脸上:“成绩是实实在在的,该肯定就要肯定。你们反贪局最近办的这几个案子,时机抓得好,力度把握得也准,社会反响不错,高书记也很满意。这说明把你放在反贪局这个位置上,是合适的,是用对了人。”
“谢谢厅长和高书记的信任,我一定再接再厉。”吕梁表态道。
祁同伟点了点头,话锋却不着痕迹地一转:“不过啊,吕梁,反贪工作政策性、敏感性都很强。我们手里握着的是惩恶扬善的利剑,但这把剑怎么用,什么时候用,用到什么程度,这里面的学问很大。”
他端起自己的茶杯,吹了吹热气,慢条斯理地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维护汉东发展稳定的大局。一切工作,都要服务于这个中心。反贪工作也不例外。既要坚决查处腐败分子,纯洁干部队伍,也要注意保护那些敢于干事、勇于改革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因为查案子,搞得干部队伍人心惶惶,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吕梁认真地听着,他知道,真正的“点拨”要来了。
“我注意到,”祁同伟的语气依旧平淡,但每个字都加重了分量,“你们最近在处理一些案子的时候,涉及到了一些与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进有关的部门和干部。查清问题是对的,但在方式方法上,要格外注意。要多请示、多汇报,特别是涉及到一些敏感领域、敏感人物的时候,更要把握分寸。要注意区分违纪违规和改革探索中失误的界限,注意维护汉东对外的良好形象和营商环境。”
说到这里,祁同伟的目光似乎无意地扫过吕梁,又似乎蕴含着深意:“总之,一句话,反贪工作要讲政治,顾大局。要懂得润物细无声,而不是狂风暴雨。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最关键的地方。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吕梁心中凛然。祁同伟这番话,看似泛泛而谈,实则是非常明确的提醒和划界。他肯定了自己的工作热情,但也警告自己不要过于“锋芒毕露”,尤其不要在不恰当的时候,去碰不该碰的领域。那个“敏感领域、敏感人物”,或许就暗指了可能与李达康有关的线索。
“厅长,我明白。”吕梁坐得更直了,语气郑重,“请厅长放心,我们反贪局一定牢牢把握工作方向,严格依法依规办案,同时坚决服务服从于全省发展稳定大局。在具体工作中,一定会注意方式方法,加强请示汇报,确保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好!”祁同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站起身,走到吕梁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就知道,你吕梁是个有智慧、有担当的干部。好好干,高书记和我,都对你寄予厚望。”
从祁同伟办公室出来,吕梁走在安静的走廊里,心情却并不轻松。祁同伟的肯定和“点拨”,像是一道清晰的界限,划定了他的活动范围。他的剑可以锋利,但不能出鞘无声,更不能指向某些特定的方向。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吕梁再次拿起那份关于王茂才案的报告,目光落在涉及“京州新城投资公司”的那一页上。他沉吟良久,最终拿起笔,在旁边空白处批注一行小字:“此线索存疑,暂缓深入,归档备查。”
批注完,他将报告锁进了身后的保密文件柜。锋芒需要展露,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何时该将锋芒隐于鞘中。在汉东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里,他吕梁这枚棋子,既要能动,更要活得久。今天的谈话,让他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反贪局局长生涯,注定是在刀刃上行走,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
喜欢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