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酷暑渐渐被秋日的凉风所取代。药园里的灵草在经历了春的生发、夏的繁盛之后,也开始收敛起自己的精华,静待着成熟与收获。
陈平的修行,如同这四时更替,不疾不徐,却又从未有过片刻停歇。
又是半年过去。
这半年里,他白日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将自己负责的三亩药田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老杂役。他用《青囊吐纳诀》,在劳作的间隙汲取着自己亲手培育出的那股温和的草木生机,以固本培元。
而每一个寂静的深夜,则都是他最秘密、也最关键的“水木相生”的淬炼之时。
这个过程枯燥、乏味,且对心神的消耗远超常人想象。他需要先从驳杂的药渣灵气中抽丝剥茧般地剥离出最精纯的水属性灵气,再以《涓流诀》炼化,最后如最耐心的老农灌溉禾苗一般,一丝一缕地去“润泽”自己丹田内那片青色的木属性气海。
水滴,终可穿石。
半年下来,他丹田内的真气总量看似并未增长太多,但其“质量”却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片青色的气海早已不是最初那略显驳杂的“草绿”,而是沉淀成了一种更为深邃、更为凝练的“青碧之色”,仿佛一块被水流冲刷了千百年、通透温润的古玉。每一缕真气之中,都蕴含着木的生机与水的坚韧。
他也早已感觉到那层阻碍着他通往炼气二层的无形壁障。
最初,那壁障如同一堵坚实的厚墙。而在这半年持之以恒的“水磨工夫”之下,那堵墙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侵蚀、渗透,变成了一层薄脆的、仿佛一触即破的隔膜。
陈平没有去刻意冲击。
他从那本残破的日记中,读到过太多外门弟子,因强行冲关而导致经脉受损、修为倒退的悲惨故事。他的“苟”道早已深入骨髓,宁愿再多等一年,也绝不冒任何不必要的风险。
他只是在等待一个瓜熟蒂落、自然而然的时刻。
这一夜,与过去两百多个夜晚并无任何不同。
他依旧盘坐在那张冰冷的床板上,完成了最后一次“水木循环”的淬炼。他缓缓地将那缕经过淬炼后,变得更为精纯的青碧色真气收归丹田。
就在那缕真气如倦鸟归林般轻轻沉入丹田气海的那一刻。
异变,陡生!
他丹田内那片平静的气海竟自主地微微一荡。那层早已薄如蝉翼的壁障在这次轻微的荡漾之下,甚至没有发出一丝一毫的声响。
它如盐入水,悄然瓦解。
一股远比之前庞大、难以言喻的吸力从丹田的更深处猛然传来!
陈平只觉得自己的气海瞬间被抽之一空。紧接着,周遭天地间那些游离的、稀薄的水、木属性灵气,便如同受到了召唤一般,疯狂地透过他全身的毛孔向他体内涌来!
这个过程没有半分痛苦,反而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饥饿了三天三夜的人终于饱餐了一顿的巨大满足感。
不知过了多久,当那股吸力缓缓平息之时,陈平才重新“内视”自己的丹田。
他怔住了。
原本那片只能称之为“溪流”的气海,如今竟已然扩展成了一片虽依旧不大、却广阔了近一倍的“宁静的小湖”。湖中荡漾着的,不再是单纯的真气,而是一种近乎于液态、更为精纯凝练的“真元”,其色深邃,宛若碧玉。
炼气二层,就这么在他最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水到渠成。
他缓缓伸出手,摊开掌心。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空气中那些湿润的水汽正亲切地向他的掌心汇聚。这是突破之后,对水属性灵气产生的天生亲和力。
然而,他成为炼气二层修士后,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不是“我变强了”,而是——“我更容易暴露了”。
烛火越是明亮,在黑暗中便越是显眼。
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收敛心神。他调动起那股远比之前雄浑、也更易于操控的青碧真元,没有去尝试任何术法,而是开始全力运转起了《青囊吐纳诀》中一篇专门用来“收敛气息”的法门。
这一次,效果截然不同。
他用那精纯的真元在自己的身体表层构建起了一道更为厚实、更为逼真的“屏障”,甚至能刻意地模拟出一种真气涣散、气血衰败的假象。
他摸出一块碎裂的铜镜照了照。
镜中的那张脸依旧是他,但不知为何,却似乎比昨日更增添了几分挥之不去的、行将就木的“疲惫”与“朽意”。
陈平满意地点了点头。
炼气二层,对于外门弟子而言,是脱离底层的起点。
而对于陈平来说,这只是让他拥有了将自己藏得更深、更不见底的资本。
他的道,不是向上攀登,而是向下扎根。
喜欢修仙?先活下来再说!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修仙?先活下来再说!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