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机崖。
这三个字如同一颗投入古井的石子,在陈平那早已波澜不惊的心湖中荡起了层层涟漪。
他知道,那里藏着他突破当前困境的唯一希望。
但他也同样清楚,那座代表着宗门废弃物的“垃圾山”,与他这间位于药园角落的“杂役房”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名为“身份”的天堑。
他是一个药园杂役,活动范围被严格地限制在这片山谷之中。任何无故的出入都会被视为对门规的挑衅,招来不可预测的后果。
他不能去“闯”,只能被“派”。
他要做的,便是让管事吴师兄心甘情愿地,将他派往那个他本不该去的地方。
陈平没有声张,也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的情绪。他开始了一场新的、更为漫长而细致的“观察”。这一次,他的观察对象不再是灵草,不再是药渣,而是他的顶头上司——吴师兄本人。
经过数日的观察,他发现吴师兄虽然因药园增产而地位稳固,但眉宇间却总是萦绕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淡淡焦躁。
他夜里似乎睡不安稳,眼睑下总有一层若有若无的青黑;他的脾气依旧不算好,尤其是在处理那些繁琐的庶务时,很容易便会不耐烦。
陈平在凡俗间做了三十年的朝奉,阅人无数。他一眼便看出,这是典型的“心神损耗、思虑过度”之症。对于修仙者而言,这或许不算大病,但长此以往,必会影响吐纳修行的效率。
一个完美的“切入点”就这么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他开始了自己的“制药”过程。
他没有动用任何带有灵气的草药。那等事物药性霸道,一旦被吴师兄察觉便是弥天大祸。他用的,全是在药园田埂边、石缝里那些不被任何人注意的最寻常的凡俗野草。
几株有安神之效的野生“甘菊”。
几颗能静心助眠的“酸枣仁”。
还有几片清火润肺的“百合”鳞茎。
他利用每日清理杂草的机会,悄无声息地将这些东西分批次地收集了起来。在自己的木屋里,他将它们一一风干、捣碎,最后研磨成一种极其细腻、闻不出任何味道的灰白色粉末。
做完这一切,他将这包粉末如最珍贵的丹药一般贴身藏好。
他的“投药”同样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
吴师兄有个习惯,喜欢在巡视药园时将一个大号茶壶放在田边的凉亭里。陈平作为他眼中的“福星”与“心腹”,时常会被指派去做些添水、温茶的活计。
就在一次添水时,陈平趁着四周无人,用尾指的指甲挑起一撮微不可见的药粉,指尖轻弹,药粉便无声地落入了滚烫的茶水之中。
药粉遇水即溶,无色无味,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他没有贪多,剂量用得极小。他知道,这种调理如春雨润物,贵在“无声”与“持久”。
一次,两次,三次……
一连半个多月,陈平都用这种方式进行着他那场无人知晓的“治疗”。
变化,是在一个月后才逐渐显现的。
最先察觉到变化的,是吴师,兄自己。他发现自己夜里的睡眠似乎变得深沉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般多梦易醒。白日里处理那些繁琐事务时,也觉得心神比以往要更为集中,不再那么容易感到烦躁。
他将这一切都归功于自己修为精进、心境提升,甚至还在几个相熟的弟子面前得意洋洋地吹嘘自己“道心稳固”。
而这一切,又让他愈发坚信,自己身边那个沉默寡言的老杂役就是自己气运的来源。
他看陈平的眼神,也从最初的“器重”,渐渐带上了一丝近乎于“依赖”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情绪。
终于,在又一次的酒后闲谈中,果实成熟了。
那个负责杂务的矮胖弟子再次向吴师兄抱怨,说宗门府库里的一批农具因存放不当大多已经朽烂,需要各个堂口自行上报领取新的。
这是一个需要派人去“杂物处”办理的差事,路途不近,手续繁琐。
吴师兄皱着眉头,下意识地便在脑海里寻找着最合适的人选。
他自己懒得跑一趟,派其他的弟子他又怕对方偷懒耍滑,或是被人刁难了处理不好。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便落在了那个正侍立在一旁、安静添酒的陈平身上。
老实,本分,识得几个字,办事又稳妥。最重要的是,他是自己的“福星”,有他在,说不定还能领到一批质量上乘的工具。
“陈平。”吴师兄开口了。
“老奴在。”
“药园的锄头、镰刀也该换一批新的了。明日,你拿着我的手令去一趟杂物处,把这件事给办了。”吴师兄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块刻着“药园”二字的黑沉沉木制腰牌扔了过去。
“是,吴师兄。”陈平双手恭敬地接过了那枚腰牌。
“哦,对了。”吴师兄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又随意地补充了一句,“西边那个废仓库清理出来的那些破铜烂铁,堆在那儿也碍眼。你既然要去杂物处,左右顺路,便套上辆板车,把那些垃圾一并拉到千机崖给扔了,省得再跑一趟。”
陈平的心脏在那一刻猛地漏跳了一拍。
但他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谦卑顺从的模样。他深深地将头埋了下去。
“老奴,遵命。”
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用几味不值钱的凡草,为吴师兄调理了身体。
最终,为自己换来了这枚可以自由行走于外门的“闲棋”。
棋盘之上,一枚看似无用的闲棋,一旦落在正确的位置,便足以撬动乾坤。
喜欢修仙?先活下来再说!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修仙?先活下来再说!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