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兄的“庇护”,让陈平在药园里的日子,前所未有地安稳了下来。
那些最苦最累的活计,再也落不到他的头上。吴师兄似乎将他当成了一只能带来好运的吉祥物,虽谈不上优待,却也绝不让他再受半分刁难。他每日只需打理好自己那三亩“福田”,剩下的时间,便可自由支配。
这份来之不易的“闲”,让陈平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从药渣中汲取灵气,或是从故纸堆里拼接知识。当眼前的生存危机暂时解除后,一个更为长远的问题,如同一粒被风吹来的种子,落入他那片早已规划整齐的心田。
这粒种子,是在一次下山采买时被无意中种下的。
那一次,是吴师兄假公济私,让他下山去青石镇最好的酒楼,为自己买一壶新酿的“秋露白”。
在镇上,陈平偶遇了一位同样身穿流云宗青衫的弟子。那位弟子没有去集市,也没有去法器铺,而是在一家凡俗的杂货店里,仔细地挑选着一些五颜六色的麦芽糖和一个拨浪鼓。
他的脸上,带着一种与这仙家身份格格不入的、近乎笨拙的温柔。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家”的眷恋。
陈平站在街角,看着那位弟子将买好的糖果和玩具,以一丝微弱法力护持着,小心翼翼地放入储物袋中,然后行色匆匆地向镇外走去。他知道,这位弟子,是要“探亲”去了。
这一幕,毫无征兆地,触动了陈平心中最深的那根弦。
他想起了自己那个远在燕尾城、老实本分的侄子,陈守义。
算起来,自己离开燕尾城已有近三年。他不知道,那间“周记当铺”在侄子的手里经营得如何了?他是否已经娶妻生子,延续了陈家的香火?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再也无法遏制。
在那条返回宗门的山路上,陈平的脚步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慢。他的脑海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极其深远的“推演”。
他开始反思自己目前的处境。
他如今的安全看似稳固,实则脆弱不堪。这份安全完全建立在吴师兄的贪婪与误解之上。倘若有朝一日吴师兄失势,或是丹堂换了人,又或是自己的秘密被任何人窥破一角,那这虚假的平衡便会瞬间崩塌。
届时,他将毫无还手之力,也无任何退路。
他就像一棵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孤松,看似傲然,实则根基悬于一线,只需一场风雨,便可能根基尽毁,坠入万丈深渊。
一个人的“苟”,是浮萍,看似自在,实则无根。
而那位下山探亲的弟子,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一个家族。
是了,一个家族!
陈平的脚步猛地顿住了。他站在半山腰,回望山下那片广袤的、属于凡俗世界的大地,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精光。
他开始以一种绝对的、冷酷的理性,去剖析“家族”这个概念能为自己的长生大道带来怎样的好处。
其一,是为“巢”。鸟倦飞而知还。这修仙之路危机四伏,他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若有朝一日在宗门待不下去,一个由血脉构筑的、绝对忠诚的凡俗家族,便是他最安稳的、可以疗伤避祸的巢穴。
其二,是为“耳目”。他一人身处深山,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渠道极其有限。而一个繁盛的家族,其触角可以延伸到各行各业,市井的流言,商路的变迁,官府的告示……这些看似无用的凡俗信息汇聚起来,若由他这等善于分析之人来处理,或许就能从中窥见整个天下的气运走向。
其三,是为“手足”。有许多事,以他修仙者的身份,不便亲为,亦或不屑于为之。但一个家族,却可以代他去经营产业,去积累财富,去处理那些见不得光的俗务,为他在凡俗世界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能为他源源不断输送助力的凡俗体系。
其四,是为“心锚”。长生之路,最是寂寞。亲友故旧,终将化为黄土。心性若是不坚,很容易在无尽的岁月中变得孤僻、冷漠,最终丧失人性,沦为只知吐纳的顽石。而一个延续的血脉,一个需要他去守护的根,便能时时刻刻提醒他,他从何而来,为何求长生。
一个人的“苟”,是浮萍;一个家族的“苟”,才是扎根于大地之上的古树。
这个念头,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陈平所有的迷茫。
他未来的路,不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修为提升。他要做的,是在暗中,扶植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姓陈的修仙家族!
当然,这个计划宏大得近乎虚妄。他如今还只是个被困在药园里的杂役,连与外界通信都做不到。
但他不急。
他抬起头,望向天边那轮清冷的明月。月光之下,药园依旧,他依旧是那个卑微的老仆。
但在他的心中,一粒名为“家族”的种子,已经悄然种下。
它将在沉默与黑暗中,汲取着他所有的耐心与智慧,等待着终有一日,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喜欢修仙?先活下来再说!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修仙?先活下来再说!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