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尘汉月》终章?第十章 铃响永续(补充细节版)
(接原文 “夕阳西下时,陈阿爷把竹蜻蜓放在竹编案上”)
陈阿爷坐在老竹椅上,指尖轻轻拂过案上的竹篮 —— 那是托合提十八岁那年编的第一只完整竹篮,篮底的十字纹还带着当年的生涩,却比后来任何一只都让他珍视。他想起托合提当年捧着竹篮来邀功时,指尖还沾着未清理干净的竹屑,眼里的光比巷口的灯笼还亮:“阿爷,你看!这篮能装下十斤红薯!” 如今竹篮的提手已被摩挲得光滑,却依旧能闻到淡淡的竹香,像托合提从未离开。
巷口传来 “沙沙” 声,是风卷着落叶掠过新栽的竹苗。陈阿爷撑着竹椅扶手慢慢起身,走到巷口蹲下 —— 三株星尘竹种已冒出半尺高的芽,嫩绿的竹鞘还裹着新生的竹节,叶尖沾着夕阳的余晖,像撒了一把碎金。他从井边打来半桶水,弯腰给竹苗浇水,水流顺着银土地带来的营养土渗下去,竹苗的叶子轻轻晃动,像是在回应他的照料。
“托合提啊,你看,星尘的竹苗在铜驼巷也能活。” 陈阿爷对着竹苗轻声说,手指轻轻碰了碰竹鞘,“小星竹说要教新元星的孩子编竹器,以后啊,咱们铜驼巷的竹香,要飘到更远的地方了。” 风又吹来了,巷口的风铃叮当作响,铃身的竹编纹与星尘纹在夕阳下重叠,影子落在竹苗上,像是给新生的竹苗盖了一枚 “传承的印”。
回到竹匠铺,陈阿爷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旧布包,里面是托合提小时候用的竹编工具 —— 小竹刀、细竹篾、磨竹器,每一件都带着岁月的痕迹。他把小竹刀放在老笔记的木盒旁(木盒是小星竹特意留下的,说 “阿爷想爷爷了,就看看里面的东西”),刀身的 “托合提赠” 与笔记封面的星尘纹相对,像是两代人隔着时空在对话。
突然,案上的星辰叶轻轻动了一下,叶片上的纹路泛起淡淡的银光 —— 是小星竹临走前用星尘粉补过的痕迹。陈阿爷想起小星竹说的 “星尘也能感应到传承的心意”,他拿起叶片,放在竹编刀的刀柄上,银光与刀柄上的木纹融合,竟在案上映出小小的双生纹影子,影子里,托合提的笑脸与小星竹的笑脸慢慢重叠。
暮色渐浓,陈阿爷点亮竹匠铺的老灯笼,暖黄的光笼罩着案上的老物件:托合提的竹篮、小星竹的双生纹竹片、星尘叶、竹编刀、老笔记木盒…… 每一件都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像是在诉说着跨越两代人的传承故事。巷口的风铃还在响,声音混着远处孩子们的笑声(是铜驼巷的孩子在练习编竹蜻蜓),成了铜驼巷最温暖的夜曲。
他走到铺门口,望着星尘谷的方向 —— 夜空已泛起淡淡的蓝,像星尘谷的晨光。陈阿爷知道,此刻小星竹或许正抱着老笔记,在雪鹰二号上给新元星的孩子讲铜驼巷的故事;阿依娜或许正站在共生林里,给托合提种的竹树浇水;而铜驼巷的竹苗,会在他的照料下慢慢长高,终有一天会长成能编竹器的竹子,带着星尘谷的气息,在铜驼巷扎下更深的根。
“铃响永续啊……” 陈阿爷轻声重复着这句话,转身回到铺内,拿起小星竹编的竹蜻蜓,挂在灯笼旁。竹蜻蜓的翅尖映着灯光,像是随时会飞起来,带着铜驼巷的竹香,飞向星海深处。而案上的老物件们,在灯光下静静守候,等着明天的晨光,等着下一个来听传承故事的人,等着这份跨越星海的约定,永远延续下去。
(全书完)
喜欢胡尘汉月,乱世歌行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胡尘汉月,乱世歌行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