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尘汉月》后记:小星竹的新星球传承日记
2108 年冬 新元星?晨光营地
(日记本封面贴着铜驼巷的竹叶与星尘谷的星尘叶,页脚画着小小的双生纹)
11 月 15 日 晴
今天雪鹰二号终于降落在新元星啦!这里的天空是淡紫色的,地上长着会发光的 “绒草”,踩上去软软的,像阿爷竹匠铺里的旧棉垫。刚下飞船,新元星的族长就带着孩子们来接我们,他们手里拿着用当地 “晶木” 做的雕刻品,上面刻着星星的图案,和星尘谷的星辰纹一样好看。
我抱着老笔记,把陈阿爷写的那段话念给他们听 —— 当说到 “铜驼巷之竹香,星尘谷之星光” 时,一个扎着银头发的小男孩突然举手:“姐姐,竹香是什么味道?星光能编进木头里吗?” 我笑着从木盒里拿出那把竹编刀,在绒草上轻轻划了一下,说:“等我们种出竹子,你们就知道竹香的味道啦,而且星光不仅能编进木头,还能编进竹篾里呢!”
晚上,我和阿妈一起在营地旁选了块向阳的土地,种下了从星尘谷带来的竹种。种下前,我特意把铜驼巷竹苗的根须和新元星的绒草根缠在一起,就像陈阿爷说的 “根连在一起,心意就不会散”。种完后,我把那枚雪鹰二号上的共生铃挂在旁边的晶木上,风一吹,铃声混着新元星的 “风吟草” 声,像极了铜驼巷和星尘谷的风铃一起在响。
11 月 20 日 多云
竹种发芽啦!嫩绿的芽尖从土里冒出来,带着淡淡的竹香,新元星的孩子们围在旁边,眼睛都看直了。今天我教他们编最简单的竹蜻蜓翅骨,用的是新元星的 “软竹”—— 这种竹子比铜驼巷的楠竹细,却更有韧性,刚好适合小朋友的小手。
银头发的小男孩叫阿元,他学的时候总把竹篾削断,急得快哭了。我想起陈阿爷教我编双生纹时说的话,就从老笔记里翻出托合提爷爷当年削坏的翅骨给他看:“你看,我爷爷当年也削坏过好多竹片呢,只要慢慢练,肯定能编出会飞的竹蜻蜓。” 阿元看着笔记里的旧翅骨,突然笑了,重新拿起竹编刀,这次他学得特别认真,最后真的削出了一片整整齐齐的翅骨。
傍晚,我们一起把编好的竹蜻蜓拿到营地的山顶放。夕阳把竹蜻蜓的影子映在淡紫色的天空上,像一群带着双生纹的星星在飞。阿元举着他的竹蜻蜓,大声喊:“我要把它送给铜驼巷的小朋友!告诉他们新元星的竹子发芽啦!” 风把他的声音吹得很远,我好像看到陈阿爷坐在铜驼巷的竹椅上,正对着远方笑呢。
12 月 1 日 雪
新元星下了第一场雪,绒草被雪盖住,像铺了一层银色的毯子。竹苗长得很快,已经有我膝盖高了,我和孩子们一起用晶木给竹苗搭了个小棚子,棚子上刻着双生纹 —— 一半是铜驼巷的竹编纹,一半是新元星的晶木纹,阿妈说,这是属于三个星球的 “共生纹”。
今天我把老笔记里托合提爷爷的照片给孩子们看,告诉他们铜驼巷的竹匠铺、巷口的木牌,还有老槐树下的古井。阿元指着照片里的陈阿爷问:“阿爷现在还在编竹器吗?等竹子长得更高,我们能给阿爷编个竹席吗?” 我点点头,在笔记本上写下:“等春天来了,我们编最好的竹席,让雪鹰二号带给陈阿爷,告诉他新元星的孩子们也会编双生纹了。”
睡前,我摸了摸木盒里的竹编刀,刀柄上的星尘树根还带着淡淡的暖意。窗外的共生铃还在响,铃声穿过雪幕,好像能传到铜驼巷,传到星尘谷。我突然明白,陈阿爷说的 “传承永远不会结束”,就是这样 —— 不管到哪个星球,只要有竹子在生长,有孩子在学编竹器,有风铃在响,铜驼巷和星尘谷的故事,就会一直有人记得,一直有人讲下去。
(日记最后一页贴着一片新元星的晶木碎片,旁边画着三个连在一起的小圆圈,分别写着 “铜驼巷”“星尘谷”“新元星”)
喜欢胡尘汉月,乱世歌行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胡尘汉月,乱世歌行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