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洛阳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街道上,商铺林立,汉人和羯族的百姓互相打招呼,有的汉人商贩还会用羯族语和羯族顾客交流;学堂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传遍整个街区,汉人的诗词和羯族的歌谣,在空气中交织成和谐的旋律。
崔岳和石勒的合作也越来越默契,他们一起制定了赋税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开设了工坊,让流民有了谋生的手段;甚至还组织了胡汉百姓一起开垦城外的荒地,为来年的收成做准备。百姓们对他们越来越信任,有的汉人百姓还会主动给羯族士兵送食物,有的羯族士兵也会帮汉人百姓修缮房屋。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这日,石勒接到了刘渊的书信,信中说西晋残余势力在江南拥立司马睿为帝,建立了东晋,并且正在集结兵力,准备北伐洛阳。刘渊命令石勒立刻率军前往并州,与他汇合,共同对抗东晋的北伐军。
石勒拿着书信,心中陷入了纠结。他知道,刘渊是他的君主,他不能违抗命令,但他也舍不得离开洛阳城 —— 这里有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和平,有信任他的百姓,还有崔岳这样的挚友。他找到崔岳,将书信递给了他:“崔尚书,刘渊陛下让我率军前往并州,对抗东晋的北伐军。我恐怕,要离开洛阳城了。”
崔岳接过书信,心中一沉。他知道,石勒这一去,洛阳城的和平局面恐怕会被打破。石虎一直对汉人有偏见,若是石勒离开,石虎很可能会推翻之前的胡汉平等政策,伤害百姓。他看着石勒,轻声说:“将军,你若离开,洛阳城该怎么办?石虎将军一直对汉人有偏见,你若把洛阳城交给她,百姓们恐怕会遭殃。”
石勒叹了口气:“我也担心此事。但刘渊陛下的命令,我不能违抗。我已经决定,让刘氏和石邃留在洛阳城,同时留下一部分亲兵,保护百姓的安全。我还会叮嘱石虎,让他不得违背之前的政策,若是他敢伤害百姓,我定会回来严惩他。” 崔岳沉默了许久,点了点头:“将军既然已有决定,我也不再多言。只是希望你此去,能平安归来,继续守护洛阳城的和平。”
石勒点了点头,眼中满是不舍:“崔尚书,洛阳城就拜托你了。若是石虎有不轨之举,你可凭我之前给你的令牌,调动留在洛阳的亲兵,保护百姓。” 崔岳接过令牌,心中满是感动 —— 石勒能将洛阳城和百姓托付给他,这份信任,他定不会辜负。
消息很快传遍了洛阳城,百姓们得知石勒要离开,都纷纷来到军营门口,想要为他送行。有的百姓带来了自家种的蔬菜,有的带来了亲手缝制的衣物,还有的孩子拿着自己做的布偶,想要送给石邃。
离别那天,洛阳城外挤满了百姓。石勒骑着乌骓马,身后跟着大军。刘氏抱着石邃,站在路边,眼中满是泪水:“夫君,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和石邃会在洛阳城等你。” 石勒点了点头,弯腰抱了抱石邃:“邃儿,你要好好听母亲的话,照顾好木易和明远,等爹爹回来。” 石邃懂事地点了点头:“爹爹,你放心,我会保护好他们的。”
崔岳一家也来为石勒送行。柳氏递给石勒一个包裹:“将军,这里面是我亲手做的干粮,你带着路上吃。” 锦娘看着石勒,轻声说:“将军,此去路途遥远,你一定要多加小心。洛阳城的百姓,都会等你回来。” 明远拉着石勒的衣角,小声说:“石勒叔叔,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还想和你一起放风筝呢。” 石勒笑着摸了摸明远的头:“等打败了东晋的军队,叔叔就回来,陪你一起放风筝。”
石勒策马转身,最后看了一眼洛阳城,看了一眼站在城外的百姓和亲友,心中满是不舍。他知道,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也不知洛阳城的和平,能否一直维持下去。但他别无选择,只能带着大军,朝着并州的方向走去。
百姓们站在城外,望着石勒大军远去的背影,久久不愿离去。崔岳看着石勒的身影消失在远方,心中满是担忧 —— 石勒离开了,洛阳城的未来,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石虎是否会遵守承诺,不伤害百姓?东晋的北伐军,又是否会攻打洛阳城?这些问题,像一块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洛阳城的城墙上,将整个城市染成了金色。崔岳知道,石勒的离开,只是乱世中的一个小插曲,未来的路,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但他也相信,只要他们坚持胡汉合作,保护百姓,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守护好洛阳城的和平,等待石勒归来的那一天。而这,也是他们在乱世之中,唯一的希望。
喜欢胡尘汉月,乱世歌行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胡尘汉月,乱世歌行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