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伯格少尉&奥托·斯科尔兹内&曼施坦因上校:.....
林晓(尴尬):咳咳~谁还有梦想?
汉斯·伯格少尉:如果可以我想谈次恋爱....(脸红)
奥托:斯科尔兹内: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曼施坦因上校:陛下,我想让帝国构建以德国主导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林晓:安排!!!
(正片)
一九一七年的二月,欧洲的骨髓似乎都被凛冬的严寒冻结,然而,在德意志帝国及其盟国的土地上,一种狂热的激情却在冰封的表象下奔腾涌动。
消息像挣脱了牢笼的林中鸟,扑棱着翅膀飞越千山万水:法国投降了!英国爆发革命并签署了停战协定!该死的战争,结束了!
在柏林,严寒未能阻挡人潮的沸腾。菩提树下大街被黑、白、红三色的帝国旗帜淹没,人群像奔涌的熔岩,填满了每一条街道缝隙。
“皇帝万岁!德意志万岁!”的欢呼声浪几乎要震碎冰冷的空气。
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衣,脸颊冻得通红,眼中却燃烧着狂热的火焰,咖啡馆里挤满了人,啤酒杯的碰撞声与激昂的争论声交织在一起。
“我早就说过!在我们的皇帝领导下,胜利是必然的!”一个满面红光的商人挥舞着手中的《柏林日报》,头版巨大的标题写着“最终的胜利!欧洲新秩序诞生!”。
“看看协约国现在的样子,”他的同伴,一位戴着单边眼镜的教授附和道,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优越感。
“法国崩溃了,英国陷入了内乱,只有德意志的秩序和力量,才能引领欧洲的未来,敬我们的皇帝。”
而在维也纳,环城大道上同样人声鼎沸。奥匈帝国的双头鹰旗帜与德国的三色旗并列飘扬。
人们高呼着弗朗茨·卡尔皇帝的名字,尽管这个古老的帝国内部裂缝深重,但此刻胜利的胶暂时将它们粘合了。
“这场胜利属于所有日耳曼人!”一位维也纳老绅士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说,手中紧握着一份号外,“这是我们共同的荣耀!”
而在无忧宫内,气氛则更为复杂,胜利的喜悦与未来的可怕重担同时压在威廉二世的肩头,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城市升腾的欢庆烟火,身后是他最核心的幕僚和将领。
“他们都在为您欢呼,陛下。”总参谋长保罗·冯·兴登堡元帅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敬意,“您的决策,您的坚持,带来了这场伟大的胜利,历史将铭记这一刻。”
威廉二世转过身,他的脸上既有疲惫,也有难以抑制的兴奋,眼神锐利如鹰。
“历史?兴登堡,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现在,我们就是胜利者。”
他缓缓踱步,声音不高却极具分量,“但这仅仅是开始,胜利需要巩固,秩序需要重建。一个由德意志主导的欧洲新秩序。”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要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前所未有的阅兵,地点就在巴黎、柏林和维也纳,要让我们的士兵,我们盟友的士兵,踏着胜利的步伐,穿过那些曾经嘲笑、蔑视我们的城市的心脏,告诉世界,谁才是未来的主宰。”
“巴黎?”一位负责后勤的将军略有迟疑,“那里的情况恐怕还不太稳定,陛下。而且长途调动部队……”
“必须是在巴黎!”皇帝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象征意义重于一切!我们要在埃菲尔铁塔下,在香榭丽舍大街上,展示我们的力量,让法国人永远记住这场失败,也让世界明白,旧的时代已经终结,后勤的困难,必须被克服。”
“如您所愿,陛下。”将军低头领命。
这时人群中,犹太银行家瓦尔特·拉特瑙也在受邀之列,他上前一步,谨慎而恭敬地说道:“陛下,金融界和工业界完全支持您的伟业,战争的胜利为我们所有人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之门。我们期待在您的领导下,建立一个繁荣稳定的中欧经济共同体。”
皇帝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拉特瑙先生,帝国的繁荣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包括犹太同胞的才智和资本,但记住,繁荣必须建立在德意志的价值观和秩序之上。”
“当然,陛下。”拉特瑙恭敬地鞠躬,心中那丝微弱的不安却并未完全散去。
当西线沉浸在胜利的狂欢中时,东线的钢铁洪流已悄然调转方向,指向北方。
严寒、积雪和泥泞成为了比红军更棘手的敌人,曼施坦因少将策划的“北光”行动,正在暴风雪的掩护下艰难展开。
在靠近前线的一个临时指挥部里,热气与寒气交织,威廉·里特·冯·里布上将盯着地图,眉头紧锁,费多尔·冯·博克上将则在一旁抱怨着天气。
“这见鬼的天气!我的士兵每前进一公里,都要和暴雪和泥泞搏斗!”博克的声音粗粝,“俄国人似乎生来就适应这种地狱。”
“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更快!”里布上将用指挥棒敲打着地图上的彼得格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