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东北部的平原地区,完全暴露在了德奥装甲矛头的威胁之下。
罗马的噩梦变成了现实,兵败如山倒。通往威尼斯和维罗纳的道路几乎门户洞开,意大利王国面临着自统一以来最严重的军事灾难。
当东线(对德而言的东线,即对俄战线)因俄国崩溃而沉寂,南线(意大利战线)迎来意外突破时,西线依然是帝国必须面对的、最坚硬的铁砧。
这里集结着英法最精锐的部队和最强大的工业实力,任何胜利,最终都需要在这里取得。
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后方,一片高度戒严的区域里,一场前所未有的军事集结正在紧张进行,这就是为“皇帝之锤”行动 准备的突击集群。
这里的核心力量是第1突击装甲军,下辖三个装甲师。
每个装甲师的核心是一个“野狼”坦克营(装备约45辆“野狼”坦克)和两个摩托化步兵营(乘坐卡车和装甲运兵车),配属了强大的炮兵、工兵和侦察单位。这些部队正在进行最后的适应性训练和战术磨合。
训练场上,一幕让传统普鲁士军官瞠目结舌的场景正在上演。
一辆“野狼”坦克的炮塔舱盖打开,车长正拿着一个笨重的、带有天线的车载无线电设备的通话器,与后方几百米外指挥车里的营长,以及天空中进行侦察的“信天翁”侦察机飞行员进行通话! “铁锤1号呼叫鹰眼!前方11点钟方向,疑似敌军反坦克炮阵地,坐标Delta-Foxtrot-7,请求确认并引导炮兵覆盖!”
“鹰眼收到,目标确认…稍等…炮击来了!”
几分钟后,远处腾起一片烟尘。无线电里传来飞行员的声音:“命中!干得漂亮,铁锤!道路已清扫!”
“铁锤明白,继续推进!”
这种初步的步、坦、炮、空协同战术,在皇帝的强烈要求和亲自过问下,正从理论快速变为现实。
虽然设备还很原始,通话质量时好时坏,战术流程也略显生涩,但它所展现出的潜力和效率,已经远远超越了依赖电话线、传令兵和信号旗的传统指挥模式。
古德里安等一批年轻军官对此痴迷不已,而一些老派将领则私下里抱怨这是“不绅士的”、“机械的”战争方式。
除了战术演练,庞大的后勤保障体系也在超负荷运转。
专用的装甲抢修车、加油车、弹药输送车来回穿梭,工程师们日夜不停地抢修和拓宽道路、桥梁,以确保装甲部队突击时的畅通无阻。
无数的弹药、燃油、备件和口粮被囤积到前线的隐蔽补给点。
前线的寂静,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假象。
空中,德国的“信天翁”和“金雕”(少量已投入实战测试)与英法的侦察机爆发了越来越频繁的遭遇战,双方都在拼命窥探对方的部署,并试图遮蔽己方的准备活动。
地图上,一个个代表敌军防线坚固支撑点的符号被反复研究,计划被不断修改和完善。
西线总指挥部。
“陛下,所有参战部队将于6月25日前完成最终部署。‘野狼’坦克的可用率目前维持在85%以上,燃料和弹药储备达到计划要求的120%。”
鲁登道夫汇报着,语气中充满自信,但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
这是一场豪赌,将帝国大半的精华和未来都压在了这次进攻上。
“很好,”林晓看着巨大的沙盘,上面插满了代表德军进攻矛头的蓝色箭头,它们的目标直指英法防线上一处经过精心选择的、相对薄弱的环节。
“我们要打碎的不仅仅是一条战线,更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战争意志。让‘皇帝之锤’砸下去的时候,声音要响彻整个欧洲!”
整个西线,仿佛成了一张拉满的巨弓,弓弦已被绷紧到了极限,锋利的箭矢——帝国最强大的装甲铁拳——蓄势待发。只等待那个决定命运的信号。
欧洲战局的剧烈变化,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各方的连锁反应。
在巴黎,意大利战线的崩溃消息传来,引发了巨大的恐慌。“如果意大利退出战争,德国人就能把几十个师调到西线来!”
“我们还能守住吗?”类似的担忧在政府和军方高层蔓延。
法军总司令霞飞将军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一面严令西线部队提高警惕,加固防线,一面焦急地向英国盟友求援,要求更多的英国远征军部队和装备尽快部署到法国。
在伦敦,海军大臣丘吉尔皱着眉头阅读着来自地中海和意大利的情报,意大利海军的动向变得暧昧不明,这严重威胁到了英国在地中海的制海权和通往苏伊士运河的航线。
同时,西线即将面临更大压力的预警,也迫使英国不得不考虑是否要进一步榨干帝国最后的人力和资源,投入到法国那片无底洞般的绞肉机中去。
“我们必须守住,但代价是什么?”这个问题萦绕在英国内阁心头。
而在奥斯曼帝国,恩维尔·帕夏等激进派领袖看到德国在南线的巨大胜利后,变得更加亢奋。
他们不断要求德军提供更多援助,并雄心勃勃地计划着在高加索方向对残存的俄军(现在是白军和红军混战)以及在中东对英国人发动新的攻势,试图完全夺取巴库油田并威胁苏伊士运河。
这给德国带来了一定的外交和后勤压力,柏林不得不分出部分精力来安抚和约束这位不安分的盟友,避免其过度冒险导致战线崩坏。
与此同时,在都灵的街头,贝尼托·墨索里尼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木箱上,面对着一群被《意大利人民报》和前线溃败消息激怒的民众和退伍军人,声嘶力竭地演讲着,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沙哑,却充满了蛊惑人心的力量:
“看见了吗?罗马的叛徒们和无能的将军们把我们美丽的祖国带向了深渊!我们需要力量!需要秩序!需要胜利!而不是那些蛀虫的谎言和怯懦!意大利的未来,应该由我们这些真正热爱它、愿意为它流血牺牲的人来掌握!”
台下,人群的情绪被点燃,发出狂热的呼喊。混乱,正在孕育着危险的秩序雏形。
欧洲的棋盘上,棋子正在高速移动,一场决定性的风暴已然酝酿成熟,即将在夏日的晴空下猛然爆发。
喜欢帝国再临:我的1915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帝国再临:我的1915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