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并未建议撤换周正清,那会引发不必要的朝堂震动,而是提请主考官注意可能存在的评判差异,这既符合程序,也体现了对科举公正的维护。
处理完考官事宜,她又仔细查看了考场布置与安保方案。一切看起来滴水不漏。但当她看到关于试题保管与运送的环节时,听心蛊再次传来一丝极其轻微的“波动”。那是一种潜藏在周密安排下的、一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松懈”与“惯例化”情绪。
负责此事的礼部官员,似乎过于依赖往年的成熟流程,认为此事万无一失,反而缺乏了对今年特殊形势下可能出现新问题的警惕心。这种情绪本身无大错,但在春闱这等大事上,任何一丝松懈都可能被有心人利用。
萧朝阳立刻批注:“春闱重典,关乎国运。试题保管、运送环节虽沿用旧例,亦需警惕百密一疏。请礼部会同京兆尹、皇城司,对所有环节进行再核查,增派可靠人手,明确责任,杜绝任何疏漏可能。尤其需注意人员排查,防止内外勾结。”
她的批注细致而具有针对性,直指可能存在的管理盲点。
时间流逝,转眼已是科举前夜。所有准备工作均已就绪,整个礼部乃至京城,都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气氛。
萧朝阳却莫名地有些心绪不宁。白日里批阅的那些关于科举的奏章,尤其是听心蛊反馈的那些细微情绪波动,总在她脑中萦绕。那种潜藏在周密之下的“松懈”,以及周正清名字上感知到的那丝“隔阂”,让她隐隐觉得,这次春闱,或许不会如表面看起来那般平静。
她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夜空。月色朦胧,星子稀疏。帝都的万家灯火,在夜色中无声闪烁,掩盖着无数的人心与欲望。
“公主,时辰不早了,该安歇了。”苏司记轻声提醒。
萧朝阳回过神,点了点头。她知道,明日便是春闱开考之日,无论有何种暗流,此刻她也无能为力,只能静观其变。
然而,就在她准备就寝之时,腰间那苗银香囊,竟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极其微弱的、带着警示意味的冰凉触感!
萧朝阳脚步一顿,神色骤凝。
听心蛊与她心神相连,这突如其来的异动,绝非寻常!是感受到了什么强烈的、带有恶意的情绪波动?还是预示着什么不祥之事?
她立刻凝神感应,试图捕捉那丝异动的来源。但那感觉飘忽不定,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扩散后便迅速消失,只留下一抹令人不安的余韵。方向似乎……指向皇城之外,礼部贡院所在的区域?
贡院!科举考场!
萧朝阳的心猛地一沉。难道她的不安并非空穴来风?科举之事,真的出了纰漏?而且听心蛊此刻示警,说明这纰漏可能并非简单的疏忽,而是涉及了带有强烈负面情绪的人为阴谋!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此刻宫门已落钥,她无法立刻前往查看,更不能仅凭蛊虫一丝模糊的感应就深夜惊动父皇母后,那只会显得莽撞。
她快步走回书案前,铺开一张素笺,提笔疾书。她将白日里对科举事务的疑虑,尤其是对试题保管环节和考官心态的观察,以及方才听心蛊的异常警示,清晰地记录下来。她没有夸大其词,而是客观陈述事实与自己的担忧。
写毕,她唤来一名绝对忠诚的凤仪宫暗卫,吩咐道:“将此密信即刻送至龙首原沈昭大人处,请他加派得力人手,暗中密切关注贡院周边动静,特别是与试题保管、运送相关的人员,若有任何异常,不惜一切代价控制局面,并立刻禀报父皇与本宫!”
沈昭负责龙首原工程安保,手下能人异士众多,且对蛊物、异常气息感知敏锐,由他派人暗中监察,比惊动京兆尹或皇城司更为隐蔽有效。
暗卫领命,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
做完这一切,萧朝阳心中的不安并未完全消除,但至少已经采取了预防措施。她知道,自己能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只能等待。
这一夜,萧朝阳睡得并不安稳。梦中,似乎有无数模糊的人影在喧嚣,有笔墨纸砚飞舞,有得意的大笑,也有压抑的哭泣,而在这片混乱之上,一丝若有若无的、带着阴谋得逞意味的冰冷恶意,如同毒蛇般潜伏。
次日,春闱大考,如期举行。
贡院门外,士子云集,人头攒动。无数怀揣着梦想与野心的读书人,经过严格的搜检,走入那决定命运的号舍。钟声鸣响,考场肃静,试题下发,只闻笔墨沙沙。
一切看起来,井然有序,与往年并无不同。
皇宫之内,萧朝阳如常至御书房处理政务,但她的心神,却有一半系在了远处的贡院。她批阅着奏章,听心蛊始终保持着一种低程度的警戒状态,感知着御书房内往来官员的情绪,也默默感应着来自远方的、任何可能的不谐之音。
上午平静度过。
午后,一份来自礼部的例行奏报送至御书房,汇报春闱已顺利开考,一切正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