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关于日军炮兵观测气球和野狼峪地洞发电机异响的情报,如同两道猝然收紧的绞索,让林枫瞬间窒息。地面的强敌获得了俯瞰战场的“天眼”,地下的毒蛇也似乎亮出了獠牙!局势危急到了极点!
“必须打掉那个气球!”林枫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他深知,一旦让日军的观测气球顺利升空,八路军本就艰难的防御将变得更加被动,每一个火力点、每一次兵力调动都将成为敌人炮火的活靶子,后果不堪设想!
“怎么打?”王猛急道,“那玩意儿飘在天上,步枪机枪够不着,我们的迫击炮和山炮射高不够,精度也差!‘飞雷’倒是能打着,可那玩意儿打气球简直就是高射炮打蚊子,浪费不说,暴露了转移不及,立刻就会招来鬼子重炮的报复!”
指挥部里一片沉寂。所有人都明白王猛说的是事实。缺乏有效防空武器,是根据地一直以来最大的短板。
林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在极限压力下飞速运转。气球……空中目标……慢速……易燃……
他的目光猛地投向沙盘上标注的“雷公”火箭筒配置点。
“用‘雷公’!”林枫斩钉截铁地说道。
“雷公?”王猛一愣,“那玩意儿是打碉堡和装甲车的,对空?能行吗?”
“常规打法不行,但可以变通!”林枫思路越来越清晰,“气球体积大,速度慢,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易燃物!我们不需要直接命中,只需要让火箭弹在气球附近爆炸,依靠破片和冲击波就足以撕裂气囊!或者,我们可以尝试改装弹头!”
他立刻下令:“命令兵工厂紧急送一批‘雷公’火箭弹和发射筒到指挥部!老韩呢?让他带上工具和几个老师傅,立刻过来!”
深夜的指挥部灯火通明,俨然成了一个临时改装车间。老韩带着几名工匠火速赶到。林枫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在火箭弹头部加装延时引信和预制破片套,或者尝试制造一种装填了白磷或稠化燃料的燃烧弹头,不求精准命中,只求在气球附近形成一片致命的杀伤区域或引燃气球。
时间紧迫,复杂的改装来不及。老韩和工匠们经过简单测算和试验,最终选择了一个相对稳妥且能快速实现的方案:利用库存的少量钢珠和铁丝,手工制作了一批简易的“预制破片套”,捆绑在火箭弹头部,并统一将引信调整为碰炸模式。虽然这样会牺牲一部分穿甲能力,但对软目标的毁伤效果会大大增强。
“只能这样了!精度全靠射手经验和运气!”老韩抹了把汗,看着地上几十枚经过“魔改”的火箭弹。
“足够了!”林枫目光坚定,“挑选全团最好的‘雷公’射手,组成临时防空小组,由雷鸣统一指挥!隐蔽前出至敌军气球可能升空区域的侧翼,寻找有利射击位置!一旦气球升起,听我命令,集火射击!”
“是!”雷鸣领命,眼中闪烁着挑战强敌的兴奋。
就在“雷公”防空小组连夜准备、秘密向前沿运动的同时,野狼峪地洞的监控也传来了更确切的消息:洞内的发电机声音持续不断,并且还隐约传来了日语的通话声(声音模糊,无法听清内容),似乎里面的人员正在频繁活动!
“他们到底在下面干什么?”周文博忧心忡忡。
“不管他们在干什么,肯定不是好事。”林枫眼神冰冷,“告诉潜伏班,提高警惕,如果洞内有人出来,或者有异常物体出现,在不暴露的前提下,可以酌情开火阻截!绝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
安排完这两件迫在眉睫的危机,林枫又将注意力转回正面战场。白天的血战让部队伤亡惨重,士气也受到一定影响。他与王猛、周文博等人连夜调整部署,收缩部分过于突出的阵地,加固二线工事,并将最后一点预备力量和民兵补充到关键地段。同时,严令各部利用夜色加紧抢修工事,储备弹药,救治伤员。
整个根据地,在巨大的伤亡和压力下,如同一个绷紧到极致的弹簧,积蓄着最后的力量。
第二天,天色刚蒙蒙亮,日军阵地后方,一个巨大的、臃肿的灰色气囊,在绞盘的牵引下,缓缓升了起来!气球下方悬挂的吊篮里,日军观测兵手中的望远镜,在晨曦中反射着冰冷的光。
“鬼子气球升起来了!”前沿观察哨的警告通过“星火”电台迅速传回指挥部。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林枫深吸一口气,拿起通往“雷公”防空小组的专线电话,沉声道:“目标,敌军观测气球!方位角XXX,距离约八百米!防空小组,自由射击!给我把它揍下来!”
命令下达!
隐藏在鹰嘴峰侧翼一片乱石堆中的“雷公”防空小组,早已蓄势待发!雷鸣亲自操控一具发射筒,另外五名最优秀的射手也各自瞄准了空中那个缓慢移动的巨大目标。
“打!”
随着雷鸣一声低吼,他率先扣动了扳机!
“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