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的思路可能太‘硬’了!总想着用刚性的结构去对抗气流。但葛老伯的‘起火’告诉我们,可以利用柔性的、分布式的‘尾穗’来吸收和抵消扰动!这就像给火箭装上了‘羽毛’!”林枫兴奋地阐述着,将“起火”尾部的苇须指给大家看。
团队成员们围着那几支小小的“起火”,脸上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这个思路完全跳出了他们之前基于现代空气动力学知识的框架,回归到了最原始、也最本质的物理现象。
“我们可以尝试用细金属丝、甚至柔韧的竹篾,制作类似的‘稳定穗’,安装在平衡杆的末端!”老韩第一个反应过来,眼睛发亮,“这玩意儿加工起来可比精密的尾翼简单多了!”
“对!而且可以很容易地调整‘穗子’的数量、长度和分布,来找到最佳的稳定效果!”徐致远(真)也兴奋地补充道。
新的灵感带来了新的动力。团队立刻行动起来,放弃了之前各种复杂的末端设计,转向仿照“起火”尾穗的柔性稳定方案。
他们尝试用不同材质(铜丝、铁丝、甚至处理过的麻线)、不同长度、不同数量(从四根到十几根不等)的“稳定穗”,固定在平衡杆末端,进行了一系列小比例模型的抛射试验。
效果立竿见影!
带有合适“稳定穗”的模型火箭,其飞行姿态的稳定性得到了质的提升!那些柔软的穗子在气流中飘拂摆动,有效地抑制了弹体的摆动和旋转,飞行轨迹变得平滑而可控!
经过数十次模型试验的优化,他们最终选定了一种用细铜丝编制、呈放射状分布的稳定穗方案。当第一枚安装了新型“平衡杆+稳定穗”系统的全尺寸“飞雷-I型终极改”试验弹被推上发射架时,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点火!
火箭咆哮着离架,尾部那长长的平衡杆和杆末如同菊花般绽放的铜丝稳定穗,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它如同一支被赋予了生命的利箭,沿着一条优美而稳定的弹道,坚定地飞向远方的靶区!
观测员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飞行稳定!姿态完美!……命中靶区边缘!”
虽然距离靶心还有偏差,但这已经是“飞雷”计划启动以来,第一次成功地将战斗部(模拟弹头)送达了目标区域!
溶洞内外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许多人相拥而泣,连日来的压抑和挫折在这一刻尽情释放。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的渴求中焕发出惊人的力量,一举攻克了困扰团队许久的稳定性难题!
林枫看着远处靶区升起的烟尘,长长地、彻底地舒了一口气。他知道,“飞雷”计划最大的技术障碍,已经被跨越了。
然而,就在这技术取得决定性突破,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时刻,周文博派来的联络员再次带来了不容乐观的消息。
“林工,政委让我紧急通知您,‘信天翁’在半小时前,以汇报近期技术资料整理情况为由,进入了指挥部档案室。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我们监测到,在根据地外围靠近敌占区的某个方向,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弱、但规律性与之前截获的异常信号类似的无线电波束,持续时间很短,方向似乎……指向指挥部区域。”
林枫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信天翁”在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突然活跃,与外界的可疑无线电信号几乎同步出现……这绝非巧合!
内部的鼹鼠,似乎也感知到了“飞雷”计划的重大进展,正在试图向外传递这一关键情报!
技术的曙光已然显现,但来自暗处的致命威胁,也终于按捺不住,露出了狰狞的獠牙。这场围绕“飞雷”的无声较量,进入了最危险的时刻。
喜欢铁血时代:我的1940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铁血时代:我的1940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