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翁”的异常活跃与外界可疑无线电信号的联动,像骤然拉紧的弓弦,让林枫和整个保卫部门的精神瞬间绷紧。技术的突破近在眼前,绝不能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周文博当机立断,在不动声色中加强了指挥部档案室及周边区域的监控密度,并秘密部署了无线电测向小组,试图锁定那个短暂出现的信号源大致方位。同时,对“信天翁”的所有接触人员和经手物品,进行最严格的暗中审查。
而林枫则强压下心中的警兆,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飞雷”火箭最后的技术冲刺上。稳定性问题的解决,扫清了最大的障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整合所有技术成果,制造出可用于实战验证的、真正意义上的“飞雷”火箭弹!
秘密溶洞内,气氛紧张而有序。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正在与暗处的敌人赛跑。
老韩带领的工匠团队,按照优化后的最终图纸,开始全力加工第一批共六枚“飞雷”实验战斗弹。采用切削打磨的厚壁铸铁管作为弹体,虽然笨重,但保证了强度和气密性;尾部焊接上标准化的平衡杆连接基座;那决定性的铜丝“稳定穗”则由几位手最巧的工匠精心编制,确保每一根穗子的长度和柔韧性都符合要求。
林枫则亲自监督固体燃料的最终配比和浇注工序。在葛老伯“心要正”的朴素哲理启发下,他们改进了燃料的压铸工艺,确保药柱密度均匀,燃烧稳定。每一枚火箭发动机的燃料浇注,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
徐致远(真)带着计算小组,根据多次试射积累的数据,反复核算着不同装药量、不同发射仰角下的理论射程和弹道,编制出第一版简陋但实用的射表。他们还利用缴获的日军地图和简易测绘工具,为即将到来的实弹试射划定了安全的靶区和观测点。
五天后的凌晨,天色未明,黑龙沟深处一片万籁俱寂。一支精干的小分队护送着装载有六枚“飞雷”实验弹和简易发射架的骡马队,悄无声息地抵达了预先选定的、远离核心区域的一处秘密山谷试射场。这里四面环山,入口隐蔽,可以有效隔绝声音和视线。
林枫、周文博、王猛等核心领导,以及“飞雷”计划的主要技术人员,早已在预设的隐蔽观测点就位。所有人的心情都混合着期待、紧张,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不仅担心试射本身,更担心那如影随形的内部威胁。
山谷中央,简易的滑轨发射架已经架设完毕,仰角根据射表设定为45度,目标设定在八公里外的一处无人荒坡。一枚涂着暗绿色伪装漆的“飞雷”实验弹静静地卧在滑轨上,近两米长的平衡杆和末端绽放的铜丝穗在熹微的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弹头内,装填着相当于五公斤TNT当量的烈性炸药。
“各单元报告准备情况!”林枫通过连接观测点与发射阵地的野战电话,沉声下达指令。
“发射阵地准备完毕!”
“观测点一号准备完毕!”
“观测点二号准备完毕!”
“安全警戒哨位正常!”
“装定发射诸元!”林枫深吸一口气,目光紧紧锁定着山谷中央那枚即将划破长空的利箭。
“诸元装定完毕!”
“发射倒计时!十、九、八……”
随着倒计时的进行,山谷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王猛攥紧了拳头,周文博扶了扶眼镜,老韩和徐致远(真)等人则死死盯着望远镜。
“……三、二、一!发射!”
操作员猛地按下点火开关!
“轰——!!!”
一声远比“没良心炮”和“雷公”火箭筒更加狂暴、更加震撼人心的怒吼,猛然在山谷中炸响!仿佛沉睡的巨龙被惊醒,整个山谷都在声浪中颤抖!发射架周围瞬间被炽热的尾焰和浓密的硝烟所笼罩!
下一刻,一道粗壮的火龙撕裂烟幕,以一种一往无前、摧枯拉朽的气势,咆哮着冲天而起!平衡杆和稳定穗有效地约束着它的姿态,使其沿着预定的弹道,以一种令人心悸的速度和稳定性,直刺黎明的天空!那景象,充满了力量感与毁灭性的美!
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那条划破天际的火焰轨迹,心脏随着那雷鸣般的呼啸声而剧烈跳动。
“弹道稳定!飞行正常!”观测员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十几秒后,远在八公里外的目标荒坡上,猛地腾起一团巨大的、夹杂着火光和尘土的蘑菇状烟云!紧接着,沉闷如滚雷般的爆炸声才隔着山峦传了过来,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命中目标!重复,命中目标!”观测点的欢呼声通过电话线传遍了整个指挥系统。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王猛第一个跳了起来,狠狠一拳砸在身边的岩石上,激动得满脸通红。
周文博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老韩、徐致远(真)等技术团队成员更是热泪盈眶,相互拥抱,几个月来的艰辛、挫折和汗水,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