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证完成任务!”雷鸣眼中闪烁着兴奋的战意。
“至于那个赵保原……”林枫沉吟了一下,“通过中间人给他递话,计划照旧,但我们要求他,在起事信号发出前,想办法控制或者破坏掉据点内的重机枪阵地和通讯线路。这是对他最后的考验。”
如果赵保原是真心起义,这会增加他的筹码;如果他已是叛徒,这个要求会让他和日军提前暴露意图,打乱他们的部署。
行动之夜,月暗星稀。
按照“原计划”,一支由精锐民兵和部分县大队队员组成的伴攻分队,悄无声息地运动到了白马驿据点西门外数百米的草丛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午夜将至。
据点西门岗楼上,那盏颜色略显异样的马灯,如期亮起,在夜色中微微摇曳。
伴攻分队的指挥员深吸一口气,正要发出前进的信号——
突然,据点内部先响起了枪声!先是几声清脆的步枪声,紧接着是爆豆般的机枪扫射声和剧烈的爆炸声!火光在据点内闪烁升腾!
几乎在同一时间,埋伏在废弃砖窑附近的惊蛰小队,看到了预料中的景象——大批日军从隐蔽处冲出,呈战斗队形,快速向白马驿据点扑去,显然是想执行内外夹击的计划!
“打!”雷鸣一声令下。
惊蛰小队装备的“星火”步枪、轻机枪和刚刚小批量试产成功的“雷公”火箭筒,同时开火!密集的弹雨和拖着尾焰的火箭弹,如同死神的镰刀,瞬间覆盖了日军队列的后半段。日军完全没料到背后会杀出一支如此精锐的部队,顿时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与此同时,伴攻分队和外围佯攻部队也猛烈开火,喊杀声震天动地,造成了大军围攻的假象。
据点内的日军被打懵了。他们预期的“瓮中捉鳖”变成了腹背受敌,内部还出现了混乱(很可能是赵保原在最后关头做出了选择,或者仅仅是日军与伪军之间因此事产生的信任危机爆发)。指挥系统一度失灵。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外围的日军伏兵被惊蛰小队迎头痛击,损失过半后狼狈溃散。据点内的日伪军在内外交困下,抵抗意志崩溃。部分伪军在混乱中调转枪口,加入了打击日军的行列。残存的日军小队见大势已去,试图从东北方向突围,却正好撞进了县大队预设的埋伏圈,被全部歼灭。
天亮时分,战斗结束。白马驿据点上升起了红旗。
清扫战场时,人们在一处被炸毁的掩体里,找到了赵保原的尸体。他身中数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把砍卷了刃的军刀,刀下躺着一名被劈死的日军曹长。至死,他也没有明确表态自己最终的选择,但他的行为,似乎又说明了一些问题。或许,他只是在最后关头,被迫用生命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无论如何,“回家”行动取得了远超预期的辉煌胜利。不仅成功拔除了白马驿这个重要据点,重创了日军一部,更在政治上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周边数个据点的伪军,在听到白马驿的枪声和后续的宣传后,相继阵前起义或携械投诚。短短数日之内,八路军兵不血刃,连克三座据点,解放了大片区域,将根据地的范围向外推进了数十里。
日军精心布置的陷阱被彻底粉碎,还赔上了一个重要据点和大量兵力,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黑龙沟根据地内,一片欢腾。这次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政治和心理上的巨大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军心民心。
然而,在庆祝胜利的喧嚣背后,林枫却独自站在刚刚收复的白马驿据点炮楼上,眺望着远方日军控制区的纵深,眉头并未完全舒展。
赵保原临死前那未解的谜团,日军此次布局的精准和阴险,以及那个始终若隐若现、引来了空袭却仍未现形的“影狐”……这一切都让他感到,眼前的胜利,或许只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短暂宁静。
敌人绝不会甘心失败,下一次的反扑,必定会更加凶猛和不择手段。那个隐藏在阴影中的对手,此刻又在策划着什么呢?
喜欢铁血时代:我的1940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铁血时代:我的1940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