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
两声剧烈的爆炸如同旱地惊雷,在东侧敌船的吃水线附近炸响。巨大的水柱混合着木屑和金属碎片冲天而起,将那艘改装货船猛地向上掀起,又重重砸回水面。船体瞬间倾斜,火光从破口处窜出,映红了半边天。渗透分队安装的炸药包,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突如其来的水下攻击,完全打乱了日军的阵脚。东侧船上的日军只顾得救火和抢救船体,火力瞬间减弱。而西侧敌船则被两发“雷公”火箭弹准确命中上层建筑,指挥塔被掀飞,甲板上的机枪阵地也哑火了片刻。
战场上的主动权,在这电光火石之间,被林枫的果断决断硬生生抢了回来!
“打!狠狠地打!”主攻分队第二、第三船的战士们眼见攻击奏效,士气大振。火箭筒手们迅速装填,操舟手则驾驶着灵活的突击船,在敌人零星反击的火力中穿梭,寻找下一个目标。
“第一船,向我靠拢!撤退!”林枫通过望远镜看到第一艘被发现的突击船虽然船体受损,但主要结构还在,船员们正在奋力还击并试图脱离,立刻下令接应。
同时,他对着通讯鸟哨,发出了新的指令:“佯动分队,向‘鲶鱼嘴’方向进行火力延伸射击!渗透分队,任务完成,立即撤离战场!”
下游方向,罗大勇的游击队听到主战场传来的激烈爆炸声,知道计划有变但战斗已经打响,立刻用“没良心炮”和步枪向“鲶鱼嘴”方向进行骚扰性射击,虽然距离远精度不高,但制造的声势和流弹进一步加剧了日军的混乱和恐慌。
那名最初发现突击船的日军军官,已经在第一轮火箭弹袭击中毙命。失去统一指挥的两船日军,虽然单兵素质不差,但在突如其来的全方位打击下,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他们搞不清攻击到底来自何方,有多少人,只能盲目地向黑暗中任何可能有动静的地方倾泻子弹。
这为突击分队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瞄准水线!打他们的动力舱!”林枫在指挥船上,冷静地通过信号光提示主攻分队。他深知,对于这种改装船,击伤其动力系统比杀伤人员更能彻底瓦解其战斗力。
第三突击船的火箭筒手心领神会,冒着敌船残存火力点的射击,稳定船身,仔细瞄准西侧敌船尾部水线附近的位置。
“咻——轰!”
火箭弹精准命中!一团更大的火球从船尾爆发开来,显然是击穿了船壳,引燃了燃料或锅炉。西侧敌船彻底失去了动力,浓烟滚滚,火势迅速蔓延,船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下沉。船上的日军哭喊着,如同下饺子一样跳入水中。
东侧敌船情况更糟,船体倾斜加剧,进水严重,已然无力回天。
“任务完成!所有单位,按预定路线,交替掩护,撤离战场!”林枫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胜利来得如此迅速而猛烈,甚至让一些初次参与这种高强度技术化突袭的战士们有些恍惚。但他们严格执行命令,火箭筒手打出最后一发弹药后,操舟手立刻调转船头,利用芦苇荡的掩护,迅速脱离接触。
渗透分队的队员们也从水下悄然撤离,与接应的小船汇合。
林枫所在的指挥船也缓缓后退,隐入更深的芦苇丛中。他最后看了一眼已成一片火海、逐渐沉没的“鲶鱼嘴”据点,心中并无太多胜利的喜悦,反而充满了对战场瞬息万变的敬畏和对那名受伤落水战士的担忧。
“快,搜寻落水的同志!特别是第一船的!”林枫急切地命令水根和其他船只注意水面。
幸运的是,在撤离路线上,他们找到了那名中弹落水的战士,他凭借良好的水性抓住了漂浮的木头,虽然失血过多脸色苍白,但意识尚存。立刻进行了简单的包扎止血。第一突击船虽然伤痕累累,但核心成员都在,船体经过紧急堵漏,还能勉强航行。
“撤!回雁翎岛!”林枫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下令全速返航。
当晨曦微露,这支经历了血火考验的队伍,拖着疲惫的身躯和受损的船只,悄然返回雁翎岛。虽然人人带伤,装备有所损失,但队伍骨架完整,更重要的是,他们带回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整个水网根据地。盘踞“鲶鱼嘴”、卡住根据地咽喉的日军据点被连根拔起,两艘炮船一沉一重伤,驻守的一个小队日军和伪军几乎全军覆没!而我军伤亡极小!
根据地军民沸腾了!这是在水网地带对日军坚固据点的一次标志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证明了新技术、新战术在水乡的巨大威力。
赵司令紧紧握住林枫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政委则忙着组织人员救治伤员、统计战果、撰写战报向上级请功。
但林枫却没有沉浸在胜利中太久。战斗结束后的第二天,他就不顾疲劳,召集了所有参与行动的指战员,在司令部那个简陋的芦苇棚里,召开了一场深入的战术复盘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