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论对话

爱吃燕麦麸皮的念儿

首页 >> 杂论对话 >> 杂论对话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故事在民间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大明:寒门辅臣 数风流人物 太阳与雄狮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箱子里的大明 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 
杂论对话 爱吃燕麦麸皮的念儿 - 杂论对话全文阅读 - 杂论对话txt下载 - 杂论对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38章 徽商红顶商人

上一章书 页下一页阅读记录

徽商(明清中国):在笔墨与算盘间游走的“儒商标本”

一、政治支撑:从“捐官入仕”到“盐引垄断”的权力博弈

明清徽商的底色,始终带着“半商半儒”的政治智慧。他们不像晋商那样直接绑定朝廷财政,却通过“科举铺路、捐官搭桥”,将商业利益嵌入帝国的官僚体系,最终在两淮盐业等垄断领域占据绝对优势。这种“曲线依附”的政治策略,让徽商既能享受政策红利,又能避免过度卷入官场倾轧,堪称“政商关系”的经典范本。

1. 科举与捐官:构建“士商互济”的利益网络

徽州人常说“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对他们而言,读书不是为了“独善其身”,而是为商业铺路的“敲门砖”。明清徽州科举极盛,共出了28位状元、1700多位进士,这些官员成了徽商最坚实的政治后盾——

- 家族联动:徽商家族往往采取“分工策略”:长子读书应试,次子经商赚钱。若长子考中进士,家族生意就能获得“隐性庇护”(如税收减免、官司偏袒);若经商成功,则资助更多子弟读书,形成“科举-商业”的正向循环。比如歙县汪氏家族,清代出了3位进士,同时经营盐业、典当业,官员为家族疏通盐引配额,商人则为官员“打点应酬”,互惠互利。

- 捐官捷径:对没考上功名的商人,“捐官”是快速获得政治身份的方式。明清允许商人向朝廷“捐输”(捐赠白银),换取“虚职官衔”(如“同知”“知府”)。徽商捐官出手阔绰,仅乾隆年间,两淮徽商就向朝廷捐银超过1200万两,获得“红顶商人”身份。有了官衔,商人可穿戴官服、参与官场应酬,甚至直接与督抚等高官对话,为商业争取便利(如垄断某地区盐业销售)。

最典型的是胡雪岩:他通过资助左宗棠西征,获赠“布政使”衔(从二品),穿上黄马褂,成为“红顶商人”的代名词。凭借这一身份,他的阜康钱庄获得官方存款业务,还垄断了浙江、福建的军饷汇兑,巅峰时资产达白银3000万两——这正是徽商“以商养官、以官护商”策略的极致体现。

2. 盐引垄断:两淮盐场的“利益分肥”

徽商的财富根基,始终系于两淮盐业。而他们能垄断这一领域,靠的正是政治支撑与商业嗅觉的完美结合。

明代盐业实行“纲盐法”:朝廷将盐引(贩盐许可证)分配给指定商人,形成“盐业专卖”。徽州商人凭借两大优势抢占先机:

- 地缘接近:两淮盐场(今江苏、安徽沿海)离徽州仅数百里,通过长江、运河可直达销售地(如扬州、南京),运输成本远低于晋商、陕商;

- 政治倾斜:徽州籍官员(如万历年间户部尚书毕自严)在盐政改革中“关照乡党”,将优质盐引优先分配给徽商。到清代,两淮盐场的200多个“纲商”(拥有盐引的垄断商人)中,徽商占比达70%,形成“无徽不成盐”的格局。

徽商经营盐业的秘诀,在于“官商协同”:

- 向朝廷“捐输”换取盐引增量(如康熙平定三藩时,徽商捐银助饷,获增盐引20万引);

- 利用官员关系打击竞争对手(如指控晋商“私盐贩卖”,挤压其市场份额);

- 甚至直接参与盐政管理(如歙县商人汪应庚担任两淮盐务总商,协助朝廷制定盐价、征收盐税)。

据《两淮盐法志》记载,清代两淮盐业每年利润达白银1000万两,徽商从中获利超600万两,这些财富又被投入土地、商铺和科举,形成“盐业-土地-科举”的闭环。

二、地域基因:从“七山一水”到“舟楫天下”的生存突围

徽州(今黄山、绩溪、婺源一带)的地理环境,是塑造徽商性格的“原始模具”。这片被黄山、天目山环抱的土地,“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农业承载力极度有限,却逼出了“向山外求生存”的商业韧性。而新安江、长江等水路网络,又为这种突围提供了天然通道,让徽商得以“借舟楫之力,通天下之财”。

1. 山多地少:逼出来的“经商传统”

徽州的耕地有多匮乏?据《徽州府志》记载,明代徽州人均耕地仅0.8亩,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且多为“梯田”,土壤贫瘠,“十年九旱”是常态。仅靠农业,别说致富,连温饱都难以保障——这种生存压力,成了徽商崛起的原始动力。

徽州人早早明白:“力耕所出,不足以供”,必须“以贾代耕”。男孩长到十三四岁,若读书无望,便会被家人送到外地学商:“抱布贸丝,牵车服贾,足迹遍天下”。他们的目的地往往是“有鱼米之利”的江南(苏杭)、“有盐铁之饶”的两淮(扬州),或“有舟楫之便”的长江沿线(武汉、重庆),形成“无徽不成镇”的奇观——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徽州商人的身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乖,喊老公!不喊不喊就不喊! 明末边军一小兵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网游:开局获得神级天赋 宰执天下 从1983开始 绝世武神 权欲:从乡镇到省委大院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 故事在民间 龙族 我的年代,从四合院开始 我们是兄弟 六零军嫂有点辣:毒舌军官霸道宠 符皇 麻衣相师 七零:穿成炮灰把家卖了去下乡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 穿到汉末紧抱刘备大腿 大唐十万里 流氓帝师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1627崛起南海 衣冠不南渡 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晚唐浮生 我的公公叫康熙 绍宋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我的餐馆通古代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贞观悍婿 朱由检:太祖有令!杀! 
最近更新史上最强县令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笔架叉将军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穿越之原始之路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辽国公 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北军悍卒 世子无双,这纨绔不当也罢!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我,大楚最狂太子 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 我在大明开医馆 
杂论对话 爱吃燕麦麸皮的念儿 - 杂论对话txt下载 - 杂论对话最新章节 - 杂论对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