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既是给天眼影业的最后通牒,也是阿里自身战略定力的体现。马芸在赌,赌天眼影业是否真的那么有底气,宁愿放弃9个亿的确定交易,去等待一个可能不存在、或者出价未必更高的其他意向方;他也在赌,赌《美人鱼》对于天眼系而言,是否真的像他们表现出来的那样可卖可不卖。
“我明白了,马董!”张强郑重地点头,“明天一早,我就联系天眼影业,传达您的最终决定。”
“嗯。”马芸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做好两种准备。如果能成,立刻组织团队跟进,把与这个项目相关的所有生态联动价值给我榨干!如果不成……也要总结经验,我们阿里大文娱的路还长,不缺这一个项目。”
话虽如此,但无论是马芸还是张强,心里都清楚,失去《美人鱼》,对雄心勃勃的阿里大文娱而言,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挫折。
视频会议结束,屏幕暗了下去。张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与马老板汇报,尤其是汇报这种棘手的难题,压力丝毫不比面对郑诗晴小。
“9个亿……”张强喃喃自语,转头看向几位同样神色凝重的高管,“早点回去休息,明天,将是见分晓的时刻。”
与此同时,在乐视影业那边,张召也正在与贾会计进行着一场关于下午谈判的谈话。
乐视总部大楼,贾会计那间标志性的、充满未来感和“生态化反”口号的顶层办公室内。张召亲自上楼,面对面地向贾会计汇报下午与天眼影业谈判的挫败。他没有选择电话或视频,因为他知道,这件事的决策层级和潜在风险,必须由贾会计亲自权衡,而面对面的沟通更能传递出情况的严峻性。
办公室内,巨大的环形办公桌后,贾会计靠在宽大的皮质座椅上,听着张召的汇报。与马芸的沉稳内敛不同,贾会计的脸上更清晰地写着一种混合了亢奋、压力与算计的神情。他面前的桌上,除了电脑和文件,还摆放着一部即将发布的乐1S工程样机,仿佛在提醒着自己和来人,乐视仍在“蒙眼狂奔”的快车道上。
“贾董,具体的情况就是这样。”张召用尽可能客观的语气,复述了谈判的全过程——从郑诗晴抛出10亿打包价,到己方从6.5亿(40%份额)提升到7.亿(40%份额,总价8.75亿)的艰难让步,再到对方寸步不让、甚至以“明日下午六点前有效,过时不候”的最终通牒。他特别强调了天眼系几人那种“爱买不买”的强势姿态与极度自信。
汇报完毕,张召闭上了嘴,静静地看着对面的贾会计,等待着这位以“魄力”和“颠覆”着称的老板的指示。他多少知道一些乐视目前真实的资金状况,所以他挺好奇贾会计会做出什么决断。
贾会计没有立刻说话。他身体后仰,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座椅扶手,目光有些飘忽,显然思绪已经飞速运转起来。
他最近的日子,可谓是真正的“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是即将到来的乐视超级手机发布会。这是乐视移动战略的关键一步,是构建“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生态闭环的重要一环,容不得半点闪失。营销造势已经铺天盖地,就等着发布会一鸣惊人,拉动销量,提振市场信心,乃至刺激那至关重要的股价。
只要这一步走好了,乐视的资金问题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股价也会稳住乃至拉升。
但另一方面,光鲜之下的资金压力,只有他自己和最核心的几个人才清楚其严峻程度。乐视生态的扩张太快、太猛,每一个子生态都是吞噬资金的巨兽。超级手机、超级电视、乐视体育、乐视影业、还有那个尚在PPT阶段但已投入巨资研发的超级汽车……到处都需要钱。尽管他通过各种复杂的财技、股权质押、关联交易乃至“生态化反”的故事不断融资,但现金流的紧绷感,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头顶。
他确实在计划套现一部分股份,相关的谈判工作已经基本落实,只等过几天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公告,这个合适的时机就是乐1S手机成功上市,股价拉升以后,就会签订协议。这样也能更好的缓解一部分压力,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市场的冲击。但这笔钱,是救命钱,是要用在刀刃上的,每一分都需要精打细算。
现在,天眼影业抛出的《美人鱼》项目,就像一颗包裹着蜜糖的毒药。蜜糖是它无与伦比的品牌价值、市场预期以及能瞬间提升乐视影业乃至整个乐视生态行业地位的巨大诱惑;毒药则是那高达10亿的真金白银,这对于目前的乐视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甚至可能影响其他关键业务推进的巨额支出。
的确,贾会计可以继续套现股份,可数十亿规模的套现,不是随时都能找到合适的、有意愿并且也有实力能拿出相应资金的接盘方。而且他是实际控制人,股份套现这种操作也不能太频繁,如果太过频繁,对于股价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