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张强的眉头紧紧皱起。
10亿,折算单份份额8亿,这比马芸授权的上限7亿(对应40%份额)还要高出不少。这已经超出了他所能决定的范畴。
“郑总,10亿这个价格,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张强坦诚道,“我们需要与总公司进行沟通以后,才能给你们答复。能否给我们一点时间?”
“当然可以。”郑诗晴表现得很大度,“我们可以明天继续谈。希望阿里能做出符合《美人鱼》真正价值的选择。”
第一回合交锋,天眼影业在郑诗晴和王宁的配合下,凭借出其不意的强硬和清晰的价值论述,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将压力彻底甩给了阿里影业。
送走暂时休会去打电话请示的阿里团队,会议室里只剩下张彤彤、郑诗晴和王宁三人。
王宁揉了揉眉心,低声道:“阿里这边,底线看来就在8.75亿左右了,距离我们的10亿还有距离。”
郑诗晴看向张彤彤:“彤彤姐,看来他们是要请示一下马老板了。”
张彤彤老神在在:“不急,这才第一家。乐视那边,估计会更有趣。”
下午四点,乐视影业的CEO张召带着他的团队准时抵达。
简单寒暄过后,张召几乎没有任何铺垫,直接切入主题,语气充满激情:“彤彤总,郑总,王总,我们乐视对《美人鱼》项目也有极大的兴趣!贾董对这次合作高度重视,指示我们务必拿出最大的诚意!我们非常理解并认可天眼影业对项目价值的判断!”
他一上来就先捧高对方,试图营造一种“我们懂你”的氛围。
郑诗晴依旧是主谈,她微笑着重复了之前的条件:“感谢张召总的认可。我们此次打包转让天眼系40%及光线影业10%,共计50%的份额,报价是10亿RMB。”
听到10亿这个数字,张召眼角跳了跳。不是,你们上来就给我来这么大的吗?饶是他来之前做足了心理准备,知道天眼胃口不小,但这开口就是10亿,还是让他心头一紧。这几乎是把“我们就是来抢钱的”写在了脸上。
不过,张召不愧是在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深谙谈判之道——气势不能输,饼要先画圆。他没有像张强那样表现出明显的犹豫或试图用数据模型反驳,反而立刻接话,语气带着一种近乎盲目的热情:
“10亿!虽然这是一个非常高的价格,但正如郑总所说,匹配《美人鱼》的价值!我们乐视影业,以及我们背后的整个乐视生态,始终坚信,顶级内容是无价的!它带来的用户价值、品牌价值、生态协同价值,远远超越简单的财务回报计算!”
他身体前倾,目光灼灼地看着郑诗晴和张彤彤,试图用情绪感染对方:“我们贾董常说,要‘蒙眼狂奔’,要敢于为未来投资!《美人鱼》就是这样一个代表未来的项目!我们非常希望能够与天眼、光线这样的顶级内容方携手,共同开创大文娱的新篇章!”
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表态,若是放在其他场合,或许能唬住人。但在天眼这边三位见惯风浪的高层面前,尤其是深知乐视目前资金链传闻的张彤彤和郑诗晴看来,这番唱高调反而显得有些……虚浮。
郑诗晴等张召表演完,脸上依旧挂着得体的微笑,但眼神清明,不为所动:“张召总对项目前景的看好,我们感受到了。那么,对于这10亿的报价,乐视的诚意是?”
她直接把皮球踢了回去,懒得听那些空洞的生态价值论述。在她看来,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
张召深吸一口气,知道光喊口号不行,必须亮出底牌了。他看了一眼身边的财务顾问,那顾问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
“彤彤总,郑总,王总。”张召的语气稍微收敛了一些激情,多了几分郑重,“我们乐视影业,愿意出价……6.5亿RMB,收购贵方40%的份额!光线的10%,我们愿意按照同等估值,即1.625亿,一并收购!总价8.125亿!”
这个报价,比阿里最初的5.5亿(40%份额)要高出一截,甚至比阿里刚才让步后的7亿(40%份额)要低!不过这也显示了乐视影业在贾会计指示下的“积极”和“魄力”。
然而,这个价格,距离天眼系的10亿打包价,还有将近2个亿的差距!甚至不如阿里影业第二次的报价。
郑诗晴听完,脸上没有任何惊喜的表情,反而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遗憾:“张召总,8.125亿,距离我们的心理预期,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她没有像对待阿里那样直接说“不谈了”,但态度依旧明确——不够。
张召心里咯噔一下。他以为这个报价已经足够显示诚意了,毕竟这已经是远超市场常规溢价的数字。他连忙说道:“郑总,这绝对是我们基于最大诚意给出的价格!相信在整个行业内,也很难找到比我们更有决心的买家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