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昀闻言就高兴了,他点了点头,声音放低,“我也是啊,阿乔最重要。”
“嗯,”俞乔应着,然后闭上了眼睛,那点感怀消失,眉梢和嘴角就只有幸福的感觉。
谢昀抱着人亲了亲,就也闭上眼睛,相拥而眠。
距离前往北英山还有近十天的时间,谢昀俞乔倒也没记着外出游玩,接下来两天倒是好好整理了一下屋子,该修葺的地方修好,该添置的东西添置,俞乔看着,没了疯长的野草,就好像这些年她没离开似的。
“我们走了,也让二秃子看着,”理由昨晚谢昀也说了。
俞乔没意见点了点头,她牵住谢昀的手,和她往外走去。
“今天我们不待家里,我带你去城外的清若庵看看。”
谢昀偏头看俞乔,却是瞧不出个所以然来,但还是点了点头,“好。”
他又追问了一下,“就我们吗?”
“嗯,我们,”俞乔笑了笑,“走吧,我们骑马去
。”
阿狸和小红石头蛋虽然没去了,可是他们身后还是跟着二胖为首的四个护卫,以俞乔的周全,他们暗中定然还有人,不过到了城外的一个山脚下,二胖他们就没再跟了。
“清若庵的庵主是我阿婆的师妹,当时我让她跟着老族长他们走,她不愿意,”俞乔话顿了一下,然后道,“不过庵主医术很高,山里也算清净,应该不会有事的。”
俞乔一直觉得她阿婆的这个师妹挺神秘的,并不止会医术这么简单,就算是留在战乱的赵国,她依旧可以自保,她劝了劝,就也没有勉强她。
谢昀点点头,莫名就有些紧张起来了,俞乔这是带他见长辈啊,真正意义上活生生的长辈。
“阿乔怎么不早说,我……我们多少要给姨婆带些礼物啊!”
那个姨婆要是不待见他,多少会让俞乔为难吧,毕竟是为数不多的长辈了。
俞乔斜睨了谢昀一眼,她还从未这般亲热地唤过姨婆呢,谢昀张口就来了。
“她是方外之人,我们唤她师傅就好了。”
姨婆什么的,俞乔有点担心清若庵庵主会被谢昀的热情吓到。
“哦,”谢昀点点头,但心里还是觉得什么都没带不太好呢。
清若庵在山腰处,从山底爬上来,需要半个时辰的时间,这附近还有几个村落,香客不算多,却也不少,足够庵里的日常开销。
青瓦灰墙,老树枯藤,清若庵和俞乔离开的时候倒是没什么不同。
他们在外面敲了会门,过许久才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姑子出来开门。
“庵里人少,眼下都在做早课,两位施主久等了。”
“无妨,”俞乔和谢昀的手放开,对她行了个佛揖,而后随她一起往里走去。
“请问慧安师傅在吗?”俞乔并未见过这个年轻的姑子,想必是这几年新来的人了。
那姑子奇怪地看了一眼俞乔和谢昀,她稳了一下神色,继续道,“施主是慧安主持的什么人?她已经故世好几年了。”
她到清若庵时间不算久,可是没出家前也是这附近的村民,小的时候自然有到清若庵来,自然就也有见过俞乔口中慧安师傅。
“故世……”俞乔喃喃重复了一下这话,却是有些不敢相信,“她是怎么故世的?”
可那姑子还是摇了摇头,“我去年才来的,并不知晓,只是偶尔听真思主持说起过。”
谢昀伸手在俞乔的肩上拍了拍,俞乔虽然没表现出多少,但他能感觉到她内心的剧烈起伏。
“我们是慧安师傅在俗家的后辈,这次路过英州,特意来看她,请小师傅带我们去见真思主持吧,她或许有话交代给我们。”
那姑子基本不敢看谢昀,连忙点了点头,就继续将他们往里引去。
他们在静室等了两刻钟的时间,清若庵现任的主持真思才姗姗来迟,一张很平凡的中年妇人脸,她的目光在俞乔和谢昀见来回了几番,才收回见礼,“阿弥陀佛,两位是慧安师傅的……”
这些时间已经足够俞乔整理自己的思绪了,她看向真思,回了礼
。
“五年前战乱,我和家人离开,此次回来,特意受命要过来看慧安师傅,家中长辈交代,他们离开匆忙时,有东西寄存在慧安师傅那里了。”
真思闻言点了点头,却是放下了些许戒备,如俞乔所说,当时战乱,的确是有不少人将东西送到清若庵,有些是捐赠,有些却是寄存,战乱平息之后的几年,她看慧安陆陆续续还了不少,但还有几样在她故世至今,无人来领。
“我听素月说慧安师傅的后辈前来,还以为是……”她笑了笑,神色里多了些惋惜,显然她还记得慧安特别喜欢的那个小姑娘,不过她没继续往下说,她看向俞乔,“可有竹符?”
俞乔点了点头,袖子里取出一个香囊,里面抽出了一个指节大小的竹片,却未将它推给真思,而是继续问道,“我想知道慧安师傅是怎么故世的,家中长辈很是挂念英州,早年也多得慧安师傅的帮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