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如在仓库整理完峰会最终版资料时,已是深夜两点。她将李婶的信和林梓峰车祸的新闻截图按时间线归档,指尖突然停在一张泛黄的便签上 —— 这是昨天整理旧匣子时发现的,没有署名,字迹却透着几分熟悉的凌厉,上面只写着 “鸢尾花怀表,1996 年 9 月,城郊火车站”,墨迹边缘有反复涂抹的痕迹,像是写下这行字的人,在回忆时充满了挣扎。
她猛地想起李婶信里的话:“林天豪派人去苏婉当年住的出租屋,翻找她的遗物,还问邻居‘苏婉有没有留下孩子’。” 心脏骤然一紧 —— 这张便签,会不会是林天豪寻亲时留下的线索?她连忙打开电脑,搜索 “2008 年后林天豪寻亲” 的相关信息,一条被压在角落的 2010 年旧闻跳了出来:《林氏集团董事长斥资千万成立专项团队,疑似寻找 “失散亲属”》,配图里的林天豪戴着墨镜,站在一家私人侦探社门口,手里攥着一个文件袋,袋口露出半张鸢尾花图案的纸片。
仓库的冷风从窗户缝隙钻进来,林悦如的指尖冰凉。她点开侦探社的资料,发现这家名为 “溯源” 的机构,在 2008 年至 2015 年间承接过唯一的大额私人委托,委托内容标注为 “寻找 1996 年 9 月出生、与鸢尾花信物相关的女婴”,委托方信息被加密,但根据时间和金额推断,委托人正是林天豪。
“悦如,还没休息吗?” 养父母的视频电话突然弹出来,林国栋举着手机,镜头里能看到客厅桌上的降压药,“你妈刚才翻到旧报纸,说林天豪当年为了寻亲,差点跟沈家彻底撕破脸,你可得多注意。”
林悦如把便签和旧闻截图展示给养父母,声音带着急促:“爸,妈,你们看,这张便签上的信息,跟我被送养的时间地点完全对得上,而且林天豪当年真的花了大价钱找孩子。”
赵兰凑到镜头前,看清便签内容后,眼眶瞬间红了:“这事儿我们当年也隐约听说过。你李婶说,林梓峰走后没几个月,林天豪就偷偷找过她,塞给她一大笔钱,让她帮忙找‘苏婉的孩子’。李婶怕沈家报复,没敢告诉他你的下落,只把你小时候戴过的银镯子给他看了一眼,他拿着镯子哭了好久,说‘是我的错,是我对不起婉婉和孩子’。”
林悦如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便签上的 “鸢尾花怀表”,突然想起自己一直戴在身上的怀表 —— 表盖的鸢尾花图案,与林天豪委托侦探社寻找的信物完全吻合。她能想象出林天豪当年的样子:坐在空旷的办公室里,手里攥着苏婉的旧物,看着林梓峰的照片,心里满是愧疚和悔恨,只能通过寻亲来弥补当年的过错。
她又翻出侦探社公开的部分寻亲记录(2015 年机构解散时泄露),里面详细记录了林天豪寻亲的细节:
“2009 年 3 月,委托人提供关键线索:目标女婴出生于 1996 年 9 月,出生时携带鸢尾花怀表及银镯子,由同乡送至城郊火车站。团队分三组展开排查:一组走访当年火车站周边住户,二组调取医院 1996 年出生记录,三组追踪银镯子的打造工匠。”
“2009 年 7 月,排查遇阻:沈家察觉委托行动,派人干扰医院记录调取,威胁工匠封口,甚至故意散布假线索,将团队引至邻市偏远山村,浪费近三个月时间。委托人得知后,震怒之下暂停与沈家所有合作,林氏集团股价当日下跌 5%。”
“2010 年 11 月,发现重要线索:在城郊老钟表店找到当年为怀表做保养的师傅,师傅回忆‘1998 年有个女人带着孩子来修表,说表是孩子父亲送的,表盖刻着鸢尾花’。团队根据师傅描述绘制孩子画像,四处张贴寻人启事,却因当年监控缺失,未能找到进一步线索。”
林悦如看着记录里的 “1998 年修表”,突然想起养父母曾跟她说过,1998 年他们确实带她去过城郊的老钟表店 —— 当时怀表的指针停了,赵兰心疼地说 “这是孩子妈妈留下的念想,一定要修好”。原来,林天豪的团队当年离找到她只有一步之遥,却因为时间差和沈家的干扰,最终错过了。
“2012 年 5 月,委托人扩大寻亲范围:将寻找区域从本市扩展到周边五省,悬赏金额提高至 500 万,承诺‘只要能找到孩子,无论身份背景,都能获得林氏集团资源支持’。沈家得知后,公开宣称‘林天豪因丧子精神失常,寻亲行为不具备法律效力’,试图削弱其在集团的话语权。”
“2014 年 8 月,寻亲陷入僵局:团队排查近十万人口,核实过百条疑似线索,均无匹配者。委托人将苏婉的照片和怀表图案制成纪念币,分发给所有员工,要求‘只要见到类似怀表或与苏婉相似的女孩,立刻上报’。据内部人员透露,委托人常独自坐在寻亲办公室,对着苏婉的照片喃喃自语‘婉婉,我找不到孩子,我该怎么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