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林悦如站在镜子前,反复整理着身上的浅灰色西装。这件西装是她上个月特意买的,花了半个月工资,为的就是在年度评估这天显得正式些。她对着镜子扯了扯衣领,又用粉饼轻轻遮盖眼下的乌青 —— 昨晚为了完善评估材料,她熬夜到凌晨两点,眼下的疲惫怎么也遮不住。
桌上放着她精心准备的评估报告,厚厚的一叠,里面详细记录了她这一年的工作成果:“星光广场” 项目的核心方案、二十份市场调研报告、五十次客户对接记录,甚至还有她主动优化的三个流程文件。她用彩色文件夹分类整理好,还在封面贴了标签,标注着 “林悦如年度工作成果汇总”,边角处用银色钢笔写了一行小字:“请领导客观评估,期待公平反馈”。
走进公司时,办公区已经弥漫着紧张又兴奋的氛围。李薇正拿着化妆镜补口红,看见她进来,笑着挥了挥手里的评估报告:“悦如,准备得怎么样啊?我听说今年转正名额有三个呢,说不定你有戏。” 王萌凑过来,语气带着调侃:“人家可是王总重点‘栽培’的人,天天加班,肯定能升职加薪,哪像我们,只能盼着年终奖多一点。” 两人的话里藏着嘲讽,林悦如却没心思计较 —— 她满脑子都是评估结果,心里既期待又忐忑。
八点半,年度评估会议准时开始。会议室里坐满了人,王总监坐在主位上,手里拿着一份名单,表情严肃。林悦如坐在角落,手指紧紧攥着评估报告,手心沁出了汗。她看着王总监手里的名单,心跳得越来越快,耳朵里嗡嗡直响,连旁边同事的议论声都听不清了。
“好了,安静一下。” 王总监清了清嗓子,开始念转正名单,“第一个,张敏,‘星光广场’项目表现突出,客户反馈良好;第二个,李薇,行政工作细致,协助团队完成多次活动;第三个,王萌,市场调研数据准确,为项目提供有效支持。” 名单念完,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掌声,张敏、李薇和王萌兴奋地互相击掌,只有林悦如僵在座位上,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从头凉到脚。
她手里的评估报告 “啪嗒” 掉在地上,文件散了一地。旁边的同事低头帮她捡起来,眼神里带着同情,却没人敢说一句话。林悦如看着散落在桌上的文件,上面的 “工作成果” 四个字格外刺眼 —— 她明明做了最多的工作,写了最核心的方案,却连转正名单都没进去,而张敏抢了她的功劳,李薇和王萌每天摸鱼,却能顺利转正。
“林悦如,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王总监的目光落在她身上,语气带着不耐烦,“没什么问题的话,就散会吧,大家还有工作要做。”
林悦如攥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王总,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不能转正?这一年我做了二十份市场调研报告,‘星光广场’的核心方案也是我写的,客户对接我也参与了五十次,为什么转正名单里没有我?”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张敏站起来,嘴角带着嘲讽:“悦如,话可不能这么说。‘星光广场’的方案虽然你参与了,但主要思路是我提的,客户对接也是我陪着王总去的,你只是做了些基础工作而已。” 李薇跟着附和:“就是啊,你平时虽然加班多,但经常出错,上次客户会议你还迟到了,王总没批评你就不错了,怎么还想着转正?”
“我没有出错!” 林悦如猛地站起来,声音带着颤抖,“上次客户会议迟到是因为打印室排队,方案里的数据也是我核对的,张敏只是改了个标题,怎么就成了她的功劳?”
“林悦如,注意你的态度!” 王总监拍了拍桌子,语气严厉,“公司评估是综合考虑的,不是只看工作量。你性格孤僻,不善于团队合作,客户也反馈你沟通能力不足,这样怎么能转正?”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嘛,考虑到你这一年确实辛苦,公司决定给你加薪,幅度是 5%,也算是对你的鼓励了。”
5%?林悦如愣在原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公司规定,转正员工的加薪幅度最低是 15%,而她这个 5%,连通货膨胀都赶不上,跟没加一样。她看着王总监,又看了看旁边得意洋洋的张敏,突然觉得无比讽刺 —— 她像个傻子一样,被王总监用 “转正” 的饼骗了一年,最后只得到一个 5% 的 “鼓励”,还有一堆莫须有的 “缺点”。
散会后,同事们陆续走出会议室,李薇路过她身边时,故意撞了她一下,小声说:“别白费力气了,王总早就内定好人了,你再怎么努力也没用。” 王萌笑着接话:“就是啊,认清现实吧,有些人天生就是底层的命,再怎么挣扎也没用。”两人的话像针一样扎在林悦如心上,她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们离开,连反驳的力气都没有。
她收拾好散落在桌上的评估报告,慢慢走出会议室。办公区里,张敏正拿着转正通知跟同事们炫耀,李薇和王萌围在她身边,说说笑笑,声音传到林悦如耳朵里,格外刺耳。她走到自己的工位前,坐下后才发现,键盘上又被人粘了口香糖,这次还多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认清自己的位置,别做白日梦。” 字迹歪歪扭扭,一看就是李薇她们写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