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泽深处,藏着三界唯一的 “神农谷”。谷外是连绵百里的迷雾,雾中隐有青鸾啼鸣,寻常鸟兽误入便会被药雾滋养得通了灵性;谷内却是另一番天地 —— 九道七彩瀑布从云端倾泻而下,落入下方的 “药臼潭”,潭水泛着淡金色的光,映得岸边的 “九穗禾” 愈发璀璨。
九穗禾是神农氏耗万年仙力培育的神物,禾秆如碧玉,每株生有九支稻穗,穗粒颜色各不相同:赤穗如焰、橙穗似霞、黄穗若金、绿穗含露、青穗凝雾、蓝穗映水、紫穗承星、白穗覆雪、黑穗蕴夜。风过时,九色穗粒轻轻颤动,落下的谷壳化作细碎的药粉,与谷中的云雾交织,形成一片泛着药香的 “药雾海”,吸入一口便能驱散百邪,延年益寿。
神农氏立于九穗禾田中央,身着赭色麻衣,腰间系着用百草茎编织的腰带,手中握着一柄青铜耒,正俯身查看禾穗的长势。他周身萦绕着淡淡的金光,那是神农鼎散发出的 “生息之力”,能让谷中的草木永远保持生机,也让这神农谷成了三界唯一不受岁月侵蚀的秘境。
田埂旁,一个身着青绿色药草裙的少女正蹲在石臼前,双手握着一根半人高的琉璃杵,轻轻捣着臼中的 “还魂草”。少女名叫赤苓,是神农座下唯一的药童,自她有灵识起,便跟在神农身边,以琉璃杵捣药,一捣就是三千年。
赤苓的眉眼间带着一股纯净的灵气,发丝用赤茯苓藤束起,发间别着一朵小小的九穗禾赤穗;她的手指纤细却有力,握着琉璃杵捣药时,指尖会泛出淡淡的绿光 —— 那是药灵的本源之力,能让臼中的草药更快析出药效。石臼是用神农鼎的边角料制成的,泛着青铜色的光,每当琉璃杵落下,臼中的药汁便会浮现出细小的符文,像活过来的精灵,在药汁中轻轻游动。
“赤苓,今日的还魂草需捣够九百九十九下,莫要急。” 神农的声音温和地传来,带着一丝笑意,“昨日你为了看青鸾衔穗,少捣了三下,药汁的灵性便弱了三分。”
赤苓脸颊微红,加快了捣药的速度,琉璃杵与石臼碰撞,发出 “叮叮当当” 的清脆声响,像山间的清泉在唱歌。“师父,我知道啦!” 她脆生生地应道,目光却忍不住瞟向谷外的方向 —— 那里的迷雾偶尔会散开一丝缝隙,能隐约看到凡间的景象,有炊烟袅袅,有孩童嬉闹,是她三千年里最向往的 “人间烟火”。
她曾问过神农:“师父,凡间的人也会生病吗?他们有像九穗禾这样的神药吗?” 神农当时只是叹了口气,摸了摸她的头:“凡间有凡间的因果,他们的病,需得他们自己的医者去治,我们仙家,不可轻易干涉。”
那时的赤苓似懂非懂,直到三日后的清晨 ——
那天,她刚将捣好的还魂草药汁倒入神农鼎,准备炼制 “续命丹”,谷外的迷雾突然剧烈波动起来,一股刺鼻的腥气透过缝隙飘了进来,与谷中的药香格格不入。赤苓心中一动,悄悄走到谷边的 “观尘镜” 前 —— 那是一面由水晶制成的镜子,能映照凡间的景象,是神农偶尔用来查看人间药草生长的法器。
镜子里的景象,让赤苓瞬间僵在原地。
凡间的土地上,处处是破败的村庄。村民们躺在地上,皮肤泛着青黑色的鳞片,鳞片下的肌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瘦下去,像被抽走了所有生机;有的村民已经没了呼吸,身体蜷缩成一团,青鳞覆盖的手指还保持着抓挠的姿势,身旁散落着空了的药罐;孩子们的哭声、老人们的呻吟、医者们的叹息,透过观尘镜,像无数根针,扎在赤苓的心上。
“青鳞疫……” 赤苓轻声呢喃,她曾在神农的《百草经》里见过这种疫灾的记载 —— 此疫源于凡间的 “戾气”,一旦爆发,十日之内便能让一座城池变成死城,唯有神农鼎中炼制的 “五色黍” 能解。
五色黍是神农用九穗禾的五种核心穗粒(赤、黄、绿、青、紫),混合药臼潭的水、药雾海的雾,耗时千年炼制而成,藏在神农鼎的最深处,是用来应对三界浩劫的 “救世之药”。神农曾说过,五色黍乃天地灵气所聚,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可动用,更不可赠予凡间,否则便是违逆天规,会引来天罚。
可看着观尘镜里的惨状,赤苓的心像被揪紧了。她想起昨日捣药时,还魂草药汁里浮现的 “生息符文”,想起师父说的 “医者仁心”,想起那些孩童临死前,眼中还带着对生的渴望。“不可干涉…… 可他们快死了啊!” 她咬着唇,手指紧紧攥着琉璃杵,指节泛白。
这时,神农走进了鼎房,准备查看续命丹的炼制情况。赤苓连忙收起观尘镜,低下头,不敢让师父看到自己泛红的眼眶。可神农早已察觉了她的异常,走到她身边,轻声问:“赤苓,你看到凡间的青鳞疫了?”
赤苓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恳求:“师父!凡间的人快死光了!我们有五色黍,救救他们好不好?就一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