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的晨钟总是带着穿透云层的清越,当第一声钟鸣掠过紫薇宫的琉璃瓦,整个仙庭便从云雾的沉睡中苏醒。九天玄女所居的玄贞观内,香火早已燃起,一缕缕浅金色的烟霭如丝如缕,缠绕着殿内的白玉柱,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 —— 这里便是贾元春前世修行的地方,她曾是玄女座前最得力的司香侍女,名唤 “香凝”,执掌天界香火之灵,以香为媒,净化仙庭浊气,为诸神传递虔诚愿力。
彼时的香凝,生得一副清丽绝尘的模样。她常着一袭月白色的流云仙裙,裙摆绣着细碎的金色香花纹路,行走时裙摆轻扬,竟似有淡淡香风随行;发间仅用一支碧玉簪固定,鬓边垂着两缕银丝流苏,风吹过时流苏轻晃,添了几分灵动;最难得的是她那双眼睛,眸色如秋水般澄澈,既能映出殿内缭绕的香火,也能看透香雾中隐藏的愿力,偶尔因专注奉香而微微蹙起的眉,更显几分温婉与认真。玄女曾赞她:“香凝之姿,如兰似蕙,虽无牡丹富贵,却有芝兰清气,最合司香之职。”
每日清晨,香凝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玄贞观后的 “凝香圃” 采摘灵草。圃中种满了天界特有的香木与香草 —— 有能净化戾气的 “清露香”,其叶如翡翠,滴露成香;有能传递愿力的 “同心兰”,花开时呈淡紫色,香气能随风飘至三界;还有专供诸神享用的 “九霄桂”,花瓣金黄,香气清冽,需以晨露浇灌方能绽放。香凝提着竹编的采香篮,指尖轻触花叶,动作轻柔得似怕惊扰了草木的灵气。她知晓每一株香草的习性:清露香需在晨雾未散时采摘,此时香气最浓;同心兰要避开正午烈日,否则花瓣易蔫;九霄桂则需搭配瑶池的泉水清洗,方能去除杂质。
采摘完毕,她便回到玄贞观的 “焚香炉” 旁,开始准备当日的香火。焚香炉是用昆仑玉雕琢而成,炉身刻着繁复的云纹与神鸟图案,炉底三足分别刻着 “清”“净”“灵” 三字,乃是上古神器。香凝先将灵草按比例搭配 —— 清露香为主料,取其净化之力;同心兰为辅料,助愿力传递;九霄桂为点缀,添诸神欢心 —— 而后用天界特有的 “云纹杵” 将其捣成香粉,过程中需默念净化咒语,让香粉沾染仙力。待香粉捣好,她便取出模具,将其制成柱状的 “灵香”,每一根灵香的长度、粗细都分毫不差,可见其心性之细。
“香凝,今日西王母的蟠桃会,需备三份‘凝神香’,助诸神静心。” 玄女的声音从殿内传来,温和中带着几分威严。香凝连忙应道:“弟子知晓,已备好三份,正待点燃。” 她捧着灵香走到香炉前,取出火种 —— 那是玄贞观内万年不熄的 “灵犀火”,藏在水晶灯中,火焰呈淡蓝色,遇香即燃。她将灵香轻轻插入炉中,以指尖引火,灵香点燃的瞬间,一缕浅金色的烟霭缓缓升起,在空中凝聚成祥云的形状,而后渐渐散开,整个玄贞观内都弥漫着清雅的香气。
“做得好。” 玄女缓步走出内殿,身着玄色镶金边的仙袍,头戴凤冠,手持玉如意,目光落在香凝身上,满是赞许,“你执掌香火三年,从未出过差错,连太上老君都夸你焚的香‘能涤荡心神,远胜寻常香火’。” 香凝闻言,连忙躬身行礼:“弟子只是尽己所能,不敢居功。” 玄女轻轻扶起她,笑道:“你心性聪慧,又肯用心,若能一直保持这份初心,日后必有大成。”
除了日常奉香,香凝还有一项重要职责 —— 倾听香火中传递的愿力。每当凡间有信徒向诸神祈祷,愿力便会化作一缕缕轻烟,融入玄贞观的香火中。香凝需坐在焚香炉旁,闭目凝神,从香气中分辨愿力的内容:有时是百姓祈求风调雨顺,愿力中带着对丰收的期盼;有时是修行者祈求渡劫成功,愿力中满是对大道的渴望;有时是凡人祈求家人平安,愿力中藏着浓浓的温情。她会将这些愿力分类记录在 “愿力册” 上,每日呈给玄女过目,再由玄女决定是否回应。
这日,香凝如往常般倾听愿力,忽然从一缕微弱的香烟中感受到了强烈的挣扎与绝望。她睁开眼,只见那缕香烟呈灰黑色,与其他浅金色的愿力截然不同 —— 灰黑色代表着劫难,颜色越深,劫难越重。她集中精神细听,渐渐分辨出愿力的来源:是凡间一位名叫 “云中子” 的修行者,正面临 “雷劫”,若渡不过,便会魂飞魄散。
“这位修行者……” 香凝心中微动,她曾在古籍中见过云中子的记载:他本是凡间一位医者,因心怀善念,救助了无数百姓,后得仙人指点,踏上修行之路,为人正直,从未作恶。为何这样的好人,会遭遇如此重的劫难?她忍不住再次倾听,从愿力中感受到了云中子的不甘与祈求 —— 他并非为自己求长生,而是希望能渡过雷劫,继续留在凡间治病救人,“若能渡劫,弟子愿以余生行善,不负天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