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听到张献忠的命令,全都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每个将士和广州城的百姓,整个广州城一片沸腾。
这些将领都知道他们面临的形势,早就心灰意冷。
那些士兵大多都是中原人,他们离开家乡和亲人,远在数千里之外。
而且,家乡的百姓如今都能吃饱饭,日子越来越好,他们哪里还有心思在这里卖命。
对于岭南的百姓而言,尽管张献忠进入岭南,约束军纪,也没有太高的苛捐杂税,可是谁也不希望打仗。
如今张献忠归顺朝廷,自然是皆大欢喜。
既然已经决定无条件投降,张献忠也不想再管这一摊子破事儿了,直接命令所有将士放下武器,欢迎李定国率登莱水师接收广州城。
李定国一边派人禀报周山,一边率军进城,接手广州城防。
不过,他这五千将士只是先遣队,人数太少,也没有做好接管的准备。
所以,他只是派兵守卫城门,接收府库,在城内巡逻,维持基本的秩序,等待周山的大军。
周山率领大军接管濠镜澳之后,留下少量军队驻守,立即率大军沿珠江逆流而上,抵达广州。
听完李定国的详细禀报,周山大喜。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周山知道,南明后期抵抗建奴的主力就是张献忠的军队,一直坚持了二十多年,堪称大明的脊梁。
所以,他一直对张献忠的军队很有好感。
至于广泛流传的张献忠屠四川,周山曾经研究过很多资料,也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不过,按照建奴一贯的尿性,这事儿大概率是建奴干的。
当然,张献忠作为造反的农民军,大杀官绅是肯定的,但要说他无差别大规模杀人,除非张献忠和他手下的所有将领脑子全都进水了。
现在张献忠提前无条件投降,周山需要重新思考怎么安置这十几万将士。
原本,他的计划是将所有千户以上的将领全都送到京城,由那些百户带着将士分别安置到不同地方开荒种地。
现在,他觉得,这支军队也算是身经百战,单兵作战能力恐怕比登莱军还要高。
一统中原只是第一步,后面他还要征服世界,还需要大量能征善战的军队。
他当即决定,从张献忠的军队中,挑选一部分精兵强将,其余将士再分别安置。
周山的水师战船缓缓靠上广州码头,张献忠率领在广州的所有文武官员到码头迎接。
周山在亲兵的护卫下,走下战船,来到张献忠面前。
张献忠率领所有文武官员双膝跪地,将他的佩刀高举头顶,大声说道:
“罪将张献忠,率领广州官员和所有将士,向忠义王无条件投降。”
周山接过佩刀,交给旁边的李大牛,双手将张献忠扶了起来。
张献忠此时年仅四十,出身贫寒,粗通文墨,当过边军,有勇有谋,这不正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吗?
不过,想到他曾经屡降屡叛,周山也不敢轻易使用。
“张将军归顺朝廷,此乃天下苍生之福,本王接受你的投降,赦免你和你的将士所有罪责。”
张献忠亲耳听到周山的承诺,大喜,再次跪倒在地,大声说道:
“多谢王爷开恩!若有机会,末将誓死效忠王爷。”
“进城!”
周山带着五千将士,浩浩荡荡进入广州城,来到广东巡抚衙门,将这里作为自己的临时办公地点。
吴大山说:
“王爷,虽然张献忠投降了,但之前他们屡降屡叛,为了以防万一,我建议,以召集他们开会或者宴请的名义,将所有高级将领全部杀了。”
周山摇摇头。
“之前他们对朝廷投降,是被打败之后的权宜之计,叛变是肯定的。”
“因为所有百姓还是没饭吃,这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现在他们是主动投降,是大势所趋,他们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在此叛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但是,如果将他们的高级将领全部杀了,马上就会人人自危,肯定就会有持续不断的反叛。”
吴大山皱了皱眉,说道:
“王爷,十几万反贼投降,这么多人实在不好安置啊,稍有不慎,就会出大乱子。”
周山想了想,说:
“我决定从他们中挑选三万左右的将士和一部分将领,其余人再分散安置到不同地方。”
他当即召集张献忠所有千户以上的将领,到巡抚衙门参加会议。
很快,张献忠带着上百个在广州周边的将领来到巡抚衙门。
众人全都忐忑不安,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而且,这个场景他们听说过,当年洪承畴就这样对待过投降的农民军首领。
农民军投降之后,洪承畴请主要将领赴宴,当场将所有人杀死。
他们也不确定,这个忠义王会不会也这样做,就算真的要杀他们,他们也毫无自保之力。
周山坐在首位,身后站着一众登莱军主要将领,他扫视一圈所有人,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