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要放弃京城,逃亡草原,也就是要将除了骑兵之外的所有家当全部丢了。
这些文臣武将这些年南征北战,好不容易打下京城坐了江山,还没享受多长时间,又要像以前一样逃亡,谁也不愿意。
温柔乡待久了,谁也不想再去拼命,何况这是连老婆孩子都要丢了。
一时间,整个京城再次乱了。
第二天骑兵集合的时候,驻扎在城外的一万多骑兵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李自成现在也没有时间去追逃兵,他知道就算派兵去追,恐怕追着追着追兵也跑了,只能带着两万骑兵离开京城,前往宣府。
等到大军刚一离开京城,剩下的十几万步兵在京城大肆劫掠一番之后,全都一哄而散。
本来周山还在考虑,要不要把驻守大同的闯军全部歼灭的时候,得到京城的消息,知道李自成现在只有两万骑兵了。
两万骑兵想要横扫草原,兵力实在是太少了。
周山当即决定,对大同城围三阙一,放开北门,放任三万闯军向北逃亡,也没有派兵追杀,总算给李自成凑齐了五万兵马。
周山几乎兵不血刃,拿下大同,望着远去的闯军,孙传庭问:
“王爷,要不要现在尾随追击?”
周山摇了摇头。
“守住长城关隘,不让李自成再回来,让他们跟鞑子打一段时间再说。”
孙传庭率领秦军将士留守大同,赈济灾民,安抚流民,周山率一万骑兵从宣府进入京城,跟黄得功和何大虎在京城会师。
看着一片狼藉、千疮百孔的京城,几十万哀嚎的百姓,周山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好在运河运输畅通,登莱军打到哪里,赈灾的粮食就运到哪里。
经历了惨烈的明末乱世,活下来的中原百姓从此之后将获得新生。
既然要迁都回京城,肯定要尽快恢复京城的秩序和民生。
周山一边以工代赈,清扫京城的垃圾,修补破损的宫墙,整修官道,一边派人去南京报捷。
正在这时,冯海派人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郑芝龙派五百艘大中型战船,正从长江口进入长江,意图封锁长江,阻止登莱军进攻南京。
众人听了,全都大吃一惊。
登莱军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中型战船满打满算也只有一百艘,郑芝龙一出手就是五百艘大中型战船,实力悬殊巨大。
周山也没想到,郑芝龙还有这么猛,竟然敢在这个时候会陈兵长江,摆出一副跟周山决一死战的架势。
吴大山冷笑道:
“王爷,我们虽然战船远远没有郑芝龙多,但我们的枪炮威力远胜于他,完全可以放手一战,将郑芝龙水师全歼在长江上。”
何大虎说:
“王爷,我们的大炮能封锁长江,直接把大炮摆在长江边上,对着郑芝龙的战船不停轰炸。”
周山眉头紧锁,他倒不是怕了郑芝龙,而是郑芝龙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利益,以郑芝龙的性格,是绝对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
虽然这几年郑芝龙没有跟登莱水师交战过,但郑芝龙肯定知道登莱水师的实力不会比他差。
想了很久,他终于意识到,恐怕南京出事儿了。
“诸位,我得立即赶到南京,南京可能出事儿了。”
众人一愣,郑芝龙水师进入长江,这就是出事儿了啊。
周山看看众人疑惑的眼神,说道:
“现在有几种可能,一种是陛下反悔了,不愿意禅位,许诺给郑芝龙足够大的好处,才让郑芝龙孤注一掷。”
“第二种可能是,陛下已经失去对南京的控制,南京城的那些朝臣联合起来,引郑芝龙进入南京。”
众人一听,这才明白,这两种可能都有。
不然,郑芝龙的主要势力范围在福建和南洋,他不会在现在这种中原形势已经明朗的时候,选择跟周山正面作对。
周山走到地图前,计算了一下现在武昌九江荆州夷陵襄阳这段长江中游的登莱水师战船数量和实力,还有渤海黄海以及胶东半岛登莱水师的战船数量和实力,心中已经有数了。
“立即通知襄阳、夷陵、荆州、武昌的水师,满编满员,带上充足的火炮开到九江,由朱建威统一指挥。”
“另外,立即通知渤海和黄海周边所有战船,立即就近开到天津、莱州、即墨和连云港,并在即墨补充充足的弹药,准备进入长江作战,由我和张泉山统一指挥。”
“通知冯海、曹变蛟,密切关注长江沿线的动态,绝对不能让朝廷和郑芝龙的军队过江登岸。”
“黄得功和何大虎留守京城,一方面防备李自成趁机反攻,另一方面剿灭李自成残余和土匪,最重要的是赈济灾民,尽快恢复民生。”
“吴大山,立即率三万骑兵,星夜兼程,兵分三路,赶往扬州、滁州和庐州,协助曹变蛟和冯海的军队防守长江。”
“通知冯海,尽快搞清楚南京到底发生了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