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森看自己都退了一大步了,而周山却半步不退,脸色有些不好看。
他话的意思很简单,若你不同意跟我们合作,那我们就跟朝廷合作。
以朝廷的半壁江山和正统的旗帜,再加上我们郑家的支持,你周山也不是对手。
周山笑了笑。
“郑老弟,因为我看重跟你之间的交情,所以我不愿意做那些毫无意义的空头承诺。”
“现在李自成还没有消灭,江北的百姓还嗷嗷待哺,我这个江北督师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考虑其它事情现在还为时过早。”
“既然郑老弟来了,就在我这里多住一段时间,好让我尽尽地主之谊。”
郑森摇摇头。
“周兄,这次我是奉家父的意思,来跟你商谈以后的合作,既然周兄不给我这个面子,我也不好在这里久留,告辞!”
周山看着郑森离开的背影,叹了口气,心中感叹: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就不同。”
“假如我真的当了皇帝,怎么可能容忍一支庞大的水师不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他现在并不担心郑芝龙跟朝廷合作,且不说朱由检已经答应禅位,就算这事儿存在变数,郑芝龙也不可能跟朝廷紧密合作。
郑芝龙虽然战船和军队数量远超于他,但他拥有更先进的武器,若郑芝龙的水师敢到长江里来,定让他有来无回。
正在这时,吴大山兴冲冲地从外面跑来,一边跑一边喊:
“王爷,大喜,大喜啊。”
周山一愣,问道:
“喜从何来?”
吴大山笑着说:
“左良玉终于死了,儿子左梦庚不能服众,其他将领也都各怀心思,现在左良玉大军群龙无首,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
周山一听,也大为高兴。
“好,召李定国立即赶回武昌。”
吴大山一听,又急了。
“王爷,你不会要让李定国去剿灭左良玉大军吧?”
“原来你可说好了,剿灭左良玉的时候,让我当先锋的。”
周山笑道:
“你别忘了,左良玉有二三十万兵马,你觉得光靠李定国的两万大军能够解决问题吗?”
吴大山这才放下了心,赶紧回去研究对策。
第二天一早,李定国带着两个副将从鄂州赶了回来,吴大山、何腾蛟等文武官员也来到忠义王府,召开军事会议。
老丈人朱建威也早就从襄阳调了回来。
现在河南收复了,北部没有敌人了,大军再驻在襄阳就没有任何意义,朱建威留了少量兵马驻守襄阳城,带着大军回到武昌。
李定国自从归顺周山后,还没有正儿八经地打过大仗,一直在鄂州练兵,防备左良玉大军西进。
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派人深入敌后,详细侦查九江左良玉大军的全部情况。
他首先对照地图,详细介绍了左良玉各支大军的人数、驻防地点、武器装备和战力判断,周山听了也忍不住连连点头。
看来,这南明最后的擎天巨柱,是真的名副其实。
此战过后,他防备左良玉的任务也就结束了,是时候可以重用了。
周山坐在上首,认真地听完李定国的情况汇总,扫视一圈众人。
“诸位,都说说吧。”
吴大山站起身来,拱手道:
“王爷,末将先来。”
周山点点头,吴大山早就迫不及待了,自从之前被周山狠狠地批了一顿,他就发奋钻研兵书,推演战法。
为这场肯定要打的大仗,他早就做了很多准备。
吴大山来到地图前,拿着指挥棒,说道:
“诸位请看,根据李定国的情报来看,左良玉二十多万大军除了少部分军队驻扎在南昌到九江沿线,大部分军队都驻扎在九江及周边地区。”
“九江的北边是长江,东边是洞庭湖,南边是庐山。”
“要想彻底消灭左良玉大军,我的想法是,兵分三路。”
“一路水师,沿途摧毁所有战船,最快速度从长江进入洞庭湖,立即登岸,从东往西剿灭九江城东的几个军营。”
“一路骑兵,最快速度占领柴桑,切断九江通往南昌的补给线,也切断左良玉大军南撤的道路。”
“一路是步兵,带上所有攻城设备,先乘坐战船,到九江西边的码头登陆,然后一路往东推进。”
“三路大军在剿灭各自区域的驻军之后,在九江城下会师,拿下九江城,剿灭全部敌人。”
“然后,再长驱南下,攻打南昌。”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周山也忍不住赞叹道:
“吴大山,想不到你也开始动脑筋了,不错不错,就按你的作战计划来办。”
“不过,这次若能全歼九江城和周边地区的左良玉大军也就行了,柴桑以南就不要去了。”
“九江就在长江以南,我们主动对江南发动大规模进攻,本来已经违背了与朝廷的协议。”
“只是现在机会难得,若再继续进攻的话,也没有必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