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左良玉的战船,也不是朝廷的,还能从长江长驱直入两千里直达武昌,周山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果然,没多久,另外一匹快马前来禀报:
“王爷,郑芝龙长子郑森公子率二十艘战船抵达鄂州,被李定国将军拦住了,李将军请王爷指令。”
周山笑了,他倒不是觉得这次郑森前来是好事儿,而是觉得郑森和李定国碰上了。
历史上南明的时候,李定国率领南明军队横扫江南半壁,可惜这个郑森不给力,要不是他拖后腿,李定国早就把建奴打回姥姥家了。
“传令李定国,放行。郑森是我的至爱亲朋,手足兄弟。”
众人心中都在想,王爷还真是念旧情啊。
当初郑森亲自押运土豆到即墨,还帮王爷消灭尚可喜水师,俘虏了几十艘战船,这才有了强大的登莱水师。
他们不知道的是,周山现在很头痛,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强大的郑芝龙。
现在的郑芝龙,拥有战船三千艘,将士二十多万,名副其实的南洋一霸。
而自己很快将要一统中原了,解决了陆地上的事儿,肯定就要收拾郑芝龙这个南洋一霸了,要不然自己怎么去征服西洋鬼子。
可是,偏偏郑芝龙有一个出息的儿子,而他这个儿子还跟自己交情匪浅,以兄弟相称。
算了,不想了,等郑森来了再说。
周山在武昌军民百姓热情的欢呼声中,骑着战马进入武昌城,来到自己的忠义侯府。
现在忠义侯府的牌子已经换成了忠义王府,此刻王府的大门打开,王妃朱青禾带着一众夫人王子和家丁在门口等待。
“王妃,王爷回来了。”
随着一个家丁高呼一声,整个王府门口沸腾了,五六个王子郡主挣脱了母亲的手,飞快地向前跑去,一边跑一边喊:
“父王,父王回来了。”
周山赶紧勒住缰绳,翻身下马,蹲下身子,把每一个孩子都抱一抱亲一亲,然后将几个小王子放在马背上,一手抱了一个郡主,向王府大门走来。
“恭迎王爷回府!”
在一声声欢呼中,周山来到王府的大门口,却发现所有夫人要么怀里抱着一个小孩,要么挺着一个肚子。
他这才意识到,这一次自己又出去了大半年,当初播的种,现在开花结果了。
众人簇拥着周山进入王府,整个王府一派喜气洋洋。
现在周山最尴尬的是,这么多孩子,大小差不多,长相也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他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朱青禾安排小燕和小梅伺候周山沐浴,然后一家人热热闹闹地一起吃饭,听周山讲述他这半年多的丰功伟绩。
不过,他没有讲陛下准备禅位给他的事儿。
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似乎没有大宅门里后宅的勾心斗角,周山心中高兴,夹了一片肉亲手送到朱青禾的口中。
“王妃,现在王府这么大,你操持整个王府,辛苦了,多吃点。”
朱青禾心中一喜,看着众人都羡慕地看着她,又有些羞涩。
“多谢王爷挂念,妾身不辛苦,王爷四处征战,才最辛苦。”
这时,小桃突然说了一句:
“再过几个月,公主进门了,就可以分担王妃姐姐的压力了。”
此话一出,刚刚的其乐融融一下子变得稍稍有些尴尬。
周山已经看出来了,有人欢喜有人忧。
如果来的是一个别的妾室,那也无所谓,她们先进门,又都育有王子和郡主,身份自然高一截。
可问题是,即将要进门的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公主,而且还是平妻,地位自然在她们之上,甚至都能跟王妃平起平坐。
周山终于明白了,古人为什么特别讲究正妻和嫡子的地位?
一方面正妻代表着门当户对的两个家族联姻,也代表着后宅至高无上的权力。
要不然的话,妻妾一多,必然后宅不宁。
他当即放下碗筷,扫视一圈所有人。
众人看到王爷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也赶紧放下碗筷。
周山沉声说道:
“不管是公主也好,还是其她什么人也罢,在忠义王府,王妃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青禾。”
说着,他含情脉脉地看了看朱青禾,将她的手攥在他的手心里。
“就算我以后当了皇帝,皇后也只会有一个,那就是青禾。”
“在我们王府,虽然平日里本王对你们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王妃也对你们关照有加。”
“但所有人必须时刻记住这一点,万万不要有任何不该有的想法。”
“本王在这里也郑重提醒你们一句,任何对王妃有丝毫不敬的想法和行为,本王绝不容忍。”
周山的话声音虽然不大,但语气很重,吓得小桃赶紧跪倒在地。
“王爷恕罪,王妃恕罪,小桃刚刚真的只是无意说的,绝没有任何其它意思。”
朱青禾看看周山,见他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赶紧将小桃扶了起来。
“小桃,快起来,王爷就是就事论事,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快吃饭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