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将粮食物资卸到码头之后,冯海就带着船队回去了,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办。
今年辽东和胶东半岛的土豆红薯,要全部运到河南和湖广去。
明军从辽东前线撤回去,他必须领兵迅速占领山海关和宁远,防备鞑子西进。
京城的局势很复杂,洛阳离京城很远,山东离京城很近,他必须安排斥候,随时了解京城的动态。
从海州到洛阳的运输通道打通了,沿途所有城池都已经归顺周山,从胶州来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河南。
周山在海州等了几天,钱掌柜押运着从江南购买的另一批粮食抵达海州。
周山现在有了充足的粮食和弹药,底气一下就足了。
到达徐州,曹变蛟看到这么大的威武大将军炮,眼睛都直了。
“这玩意儿好啊,当年在宁远,就是这玩意儿把努尔哈赤轰了。”
周山摇摇头。
“我这玩意儿叫威武大将军炮,比朝廷从西洋毛子那里买的红夷大炮威力更强,射程更远。”
曹变蛟拱手道:
“大人,这玩意儿太沉了,运输很不方便,放到徐州吧。”
周山笑道:
“你想得倒挺美。”
想想徐州是重镇,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徐州放四门吧,东南西北每个城墙一门。”
“另外,给你一千把神臂弩,弩箭给我省着点用。”
“再给你五十门小炮和两百把燧发枪。”
曹变蛟一听,大喜。
有了这么厉害的神臂弩,他有信心,可以打垮所有敌人。
“多谢大人。”
周山强调:
“每一把神臂弩都编上号,分给可靠的精锐将士使用,不能外借,不能丢失,否则一定要追查到底。”
虽然这玩意儿要仿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一旦面世,也没办法杜绝模仿,但他还是不希望有更多人能制造它。
曹变蛟说:
“大人,徐州现在无战事,让末将去河南吧,末将保证,一个月之内,将河南全部收复。”
周山笑着摆摆手。
“收复河南不需要打仗,只要把粮食运过去就行。”
“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另外,李自成马上要进攻京城了,一旦京城打起来了,你就立即带兵南下,先拿下淮河以北所有地方。”
曹变蛟一听,马上就有仗打了,非常高兴,拱手道:
“是,末将谨遵大人指令。”
周山离开徐州,带着粮食去河南赈济灾民。
现在棘手的问题是,整个河南的官僚体系完全崩溃,不但州府县没有官吏,连乡村的很多里甲长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大量流民涌入各个城池外面,必须让他们尽快回到原居住地,否则聚在一起时间长了,容易出事儿。
回到原居住地的同时,必须建立里甲长制度,让这些粮食层层下发,还不能出现贪污和哄抢的事儿。
这每一件事情对于登莱军来说都是一个新的难题,周山只得把所有百户召集起来,让他们群策群力,一起商讨解决方案。
最后,每个县城安排一个百户带着将士们进驻,实施军管。
从每个县的流民中招募一千身强体壮的,每个府招募三千,组成民兵,协助这一个百户管理全县,维护治安,擒拿盗匪。
同时,组织百姓自己推选里甲长,在县城临时招募识字的百姓和秀才担任各级官吏。
好在冯海从胶东半岛送来一百多官吏,湖广科举又选拔了一批官吏,经过简单培训后也陆续送到河南。
但就算这样,所有组织工作仍然是一团糟。
不过,周山相信,所有问题都是暂时的,只要解决了吃饭问题,其它的都是小问题,一切都会逐步稳定下来。
现在,整个河南总共招募了十万民兵。
这十万民兵没有军饷,但每天都能吃饱饭,每个月还能发三十斤粮食,让全家都能吃上比较稠的稀饭。
这十万民兵能吃饱饭,全家也不再挨饿,对周山自然感恩戴德,他们就成了周山的忠诚将士。
现在是寒冬时节,什么也做不了,百姓也只能每天喝一碗很稀的稀饭,自然也没力气干活。
本来周山是想趁着这段时间建水库,挖水渠,修管道的,但是让这些每天只能喝一碗稀饭的百姓干重活儿,纯粹就是把人逼死。
让上千万人吃饱饭,周山现在确实做不到,只能让他们先不饿死,等到开春再说。
整个胶州和辽东的土豆红薯,除了留种之外,全部运到了河南,但不敢往下发。
因为一旦下发,饥饿的百姓会把这些土豆红薯全部吃了。
正月初,黄得功的四万大军和吴三桂的五万大军终于抵达京城。
吴三桂本来是不想进京勤王的,但朝廷连发圣旨催促,他不敢不来。
而且,现在是登莱军守关宁防线,朝廷也没有必要迁移辽西的七八万百姓入关,他就更没有理由在路上耽搁。
边军进京,朝廷是不可能会让九万大军进入城内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