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没有时间去管那逃跑的十几个将领,而是带着两千骑兵向着将近两万农民军包抄过去。
与此同时,朱建威看到农民军撤退了,留下一部分将士守卫城墙和城门,立即打开西城门,喊杀着冲了出来。
此时的农民军,刚刚经历惨败,人心惶惶,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
两千骑兵一边开枪,一边压缩包围圈。
农民军打顺风仗个个是一把好手,打逆风仗就是一盘散沙。
本来都是农民军,但现在这几千俘虏砍起人来丝毫不含糊,只杀得逃跑的农民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面对这种情况,只得纷纷跪地投降。
朱建威当即带着几千将士,将这剩下的一万五千人团团围住。
周山则带着两千骑兵,继续向南城门挺进。
李定国的三万大军攻打南城门和东城门,他没有像孙可望一样急切攻城,所以现在双方正在激战,根本没有精力管西城门的事儿。
周山知道,他只有两千骑兵,根本不可能将东城门和南城门的所有农民军都俘虏。
所以他当即决定,杀穿南城门外的农民军,然后包围东城门的农民军。
西城门的变故发生得太快,当南城门的农民军将领得到情况的时候,两千骑兵已经杀过来了。
他们都是步兵,看到冲锋而来的骑兵,哪里还敢做任何抵挡,纷纷四散奔逃。
两千骑兵很快杀穿南城门的农民军,向东城门包抄过去。
李定国正在东城门指挥作战,根本不知道西城门发生了什么,南城门外虽然是他的军队,但他听到喊杀声的时候,两千骑兵已经冲过来了。
前方正在攻城,他当即命令撤退。
但正在攻城的大军想要撤退,根本没有这么快,两千骑兵迅速完成了包抄。
李定国当即命令全军从中路突击,妄图撕开一个缺口。
“轰轰轰。”
三百门小炮交替发射,向着冲锋过来的农民军开炮,震耳欲聋的爆炸不断在人群中爆炸,每一发炮弹都能造成一片死伤。
冲锋的农民军一下子就乱了,硝烟弥漫中,他们早就失去了方向,只是跟着前面的人乱窜。
两千骑兵一边射击,一边慢慢压缩包围圈。
农民军本身弓箭就不多,大多拿的是大刀和长矛,就算有满身的力气也没处使,面对骑兵的远程射击,只能一个个倒在血泊中。
这时,东城门打开,几千将士从城内冲了出来,杀声震天。
周山高声喊道:
“放下武器,跪地投降,投降免死。”
所有将士也都高声喊道:
“放下武器,跪地投降,投降免死。”
李定国看看还剩下的一万多将士,无奈地下达了投降的命令。
不是他不想打,不是他胆子小,实在是没法打。
他们虽然人多,但拿的都是最原始的武器,哪里是火炮和燧发枪的对手。
但他没有下马,更没有跪倒在地,死就死吧,要他下跪是不可能的。
他依旧骑在战马上,只是手中的长枪杵在地上。
在所有人都跪倒在地的情况下,骑在战马上的他格外显眼。
周山很好奇,骑马缓缓走过去,在他十几步外勒住缰绳。
李大牛带着一众亲兵跟在后面,手中端着弩机,警惕地注视着前方。
周山看到一个非常年轻的将领,面对必败的绝境,依然挺直腰杆,也不由得心生敬意,说道:
“本官是登莱巡抚周山,前方是何人?”
李定国看了周山一眼,也是一惊,没有想到,声名显赫的登莱巡抚,竟然如此年轻。
“我乃大西安西将军张定国。”
“周大人,你的武器太过先进,本将不愿意让将士们白白送命。”
“还望看在他们也都是被逼无奈的份上,饶他们一命,本将随你处置。”
张定国?
周山没听过这个名字,但他突然想起来,赫赫有名的李定国是张献忠的养子,改姓张,自然就叫张定国了。
他前世每每读到明末这段历史,对这个李定国就佩服不已。
崇祯三年,张献忠在陕北发动起义,年仅十岁的李定国参加了起义军,张献忠看到李定国相貌不凡,收做养子。
他身高八尺,相貌英俊,做事有度,在军中以宽容和仁慈而出名。
作战时则一马当先,英勇无比,被人称为“小尉迟” 或“万人敌” ,是大西军中智勇双全的战将。
张献忠死后,李定国率军归顺南明。
清顺治九年,李定国率军八万,进攻湖南和广西,大败清军,逼得清军主帅,汉奸孔友德自杀。
清军主帅、亲王尼堪率领十万大军进攻李定国。
李定国诱敌深入,将清军团团包围,阵斩主帅尼堪,清军全军覆没。
可惜的是,战功赫赫的李定国最终没能挽救颓废的南明。
康熙元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绞杀,南明灭亡。
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六月病逝,年仅42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