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安抬手,将众人扶了起来。
“感谢诸位将领对我周怀安的信任!几年之后,你们必将不会后悔今日之决定。”
“现在本官命令,鳌山卫继续加强对水师的训练,协助防守即墨城。”
“指挥佥事杨万里,带一千骑兵,明天一早,随本官进入胶州,剿灭即将入侵胶州的所有鞑子。”
“是,大人。”
众人答应一声,个个兴高采烈,情绪激动。
之前,他们这些鳌山卫将士基本上算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自从周怀安来到即墨之后,他们的事情突然变多,训练也加强了,但每天似乎过得更有意义。
现在,他们已经有了目标,那个所有人都知道,但还没有公开的目标,那就是从龙之功。
一旦实现这个目标,所有人都有可能拜将封侯,不会像现在这样,永远做一个大明朝没有地位的武官。
周怀安没有在鳌山卫过多停留,在朱建威的陪同下,参观了造船厂,十艘千料大船已经快要完工。
尽管他迫切希望建更多的战船,未来对内可以进入长江,攻打南京、武昌等长江沿线,对外进行海外贸易,征服四方。
但他也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就即墨现在的人力和材料来说,这个速度已经是相当快了。
参观完造船厂天已经黑了,周怀安就没有去兵工厂,而是将冯海、毕登翰、孙和鼎等人召到朱家宅邸。
他询问了兵工厂现在的生产进度和库存情况,并详细介绍了潍县具体的战斗过程,然后说:
“这次战场实战检验证明,开花弹、小炮和燧发枪在战场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暂时停止威武大将军炮和中炮的生产,全力制造开花弹、小炮和燧发枪。”
众人也没想到,竟然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胜利,个个喜笑颜开。
毕登翰和孙和鼎已经明白,大明已经离灭亡不远了,而这个周怀安恐怕将来有可能问鼎中原,他们也在心中感叹,这个宝押对了。
晚上,朱家宅邸张灯结彩,所有人眉开眼笑,欢迎姑爷凯旋归来。
朱夫人之前虽然也很看好周怀安,但也知道,问鼎中原的路极其艰难,能在乱世苟活一方已经算是万幸。
如今,听说姑爷五千骑兵就轻松剿灭一万五千鞑子,心中激动不已。
她亲自下厨,带着众多厨娘丫鬟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酒菜,与朱建威一起,陪着姑爷吃晚饭。
当听说姑爷已经控制了整个莱州府,登州府已经成瓮中之鳖。
也就是说,姑爷基本上已经控制了整个胶东半岛,也激动地端起酒杯,跟姑爷喝了一杯酒。
周怀安笑道:
“岳母大人,青禾快要生了,恐怕还要劳烦你老人家,亲自去胶州住一段时间,照顾青禾。”
朱夫人听了连连点头。
“对对对,鞑子即将兵临城下,怀安你有那么多大事要忙,还是我去照顾青禾最合适。”
她丝毫不在意朱建威微微皱起的眉头,心里还在想,再大的事儿,也没有未来皇后生太子殿下的事儿重要。
第二天一早,周怀安带着一百亲兵先行出发,杨万里带着一千鳌山卫骑兵随后,朱建威派五十个骑兵,护送朱夫人也跟着去胶州。
周怀安回到胶州,那三千五百骑兵昨天就回来了,现在整个胶州百姓都知道了潍县大捷的消息,全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周怀安带着亲兵刚刚到达东城门,守城的民兵就高声呼喊:
“周大人回来!周大人回来啦!周大人威武!周大人威武!”
一时间,整个胶州城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无数百姓涌上街头,跟着周怀安的骑兵队伍热情欢呼。
“周大人威武!周大人威武!”
周怀安看着激动的胶州百姓,放慢了战马的速度,对周围的百姓敬礼。
对于这些百姓来说,周大人不仅让他们吃饱了饭,生活还越来越好。
现在,周大人率领五千胶州骑兵,竟然轻松全歼了一万五千鞑子,他们就不会再像四年前一样,遭受鞑子的侮辱和掠夺。
这一切,都是周大人带给他们的,而朝廷带给他们的只有饥饿和鞑子的侵略。
周怀安的骑兵队在胶州百姓的簇拥下,终于到达胶州官署,胶州同知王德爷带着所有胶州官署的官吏排队迎接。
看到周怀安的骑兵来了,王德高喊一声:
“热烈欢迎周大人凯旋归来!”
所有官吏和周围的百姓全都齐声高喊:
“热烈欢迎周大人凯旋归来!”
周怀安没有想到,在胶州官署也安排了这么大的阵仗,觉得也是该说点什么了。
他骑在马上,对所有人敬了一个礼,然后高声说道:
“胶州的乡亲们,我们五千胶州民兵在潍县和昌乐县,全歼了一万五千鞑子,所有胶州民兵都是我们的英雄。”
“很快,鞑子会对胶州发动进攻,本官要求,所有胶州百姓,听从指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