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棠和顾思甜回到村里,把今天买到的东西和拿到的包裹收拾妥当,吃完饭早早的就睡下了。
今天他们在回来的时候碰上了大队长,大队长告诉他们明天早上5点就要起来上工。
现在进入农忙时节了,黑省的农忙一般要持续到10月底或11月初。
收割完玉米,大豆,水稻的还要进行脱粒,晾晒,入库,直至把粮食,牲畜按数量上交国家,才能开始猫冬。
第2天一大早4:00左右,林晚棠和顾思甜就起来了,两人把从家里带来的肉酱,夹在昨天晚上蒸的馒头中吃了。
相对于面条之类的,馒头还是比较顶饿,现在是农忙时间,她们要吃得好,才能有体力干活。
两人快速的吃完饭后,收拾好餐桌,然后林晚棠从屋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帽子和手套,和顾思甜利落地穿戴整齐,拿上农具便赶紧出门了。
林晚棠提前准备好帽子手套,还是因为前世她在地里干农活的时候,被太阳晒的皮肤粗糙黝黑,手上还被农具磨的都是水泡,动一下十指连心的痛。
这辈子她不想再受这样的苦了。
一踏出家门,他们就与三三两两的村民不期而遇。
这些村民们或手持农具,或背着箩筐,正步履匆匆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晒谷场。
晒谷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已经有不少村民早早地到达了这里,他们或站或坐,或交头接耳,或翘首以盼,都在等待着农活的分配。
林晚棠和顾思甜两人一到晒谷场,就被这熙熙攘攘的人群淹没了。
她们左顾右盼,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人们,她们前天才到红旗村,和村里的村民没有接触,并不认识他们。
两人看着村里的大娘小媳妇们打量着她们,尴尬的脚趾都能抠出3室1厅了,正想挪动到知青那里,便听见有人喊她们。
“林知青,顾知青这里。”
二人顺着声音望去,看到是翠花婶子和兰芬婶子在喊她们俩,正好二人什么也不懂,赶紧走到翠花婶子和兰芬婶子身边。
顾思甜和林晚棠长呼一口气。
“翠花婶子,兰芬婶子,好在有你们喊我和晚棠,要不我们俩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那有啥的,昨天都说好了我和你兰芬婶子会照顾你们俩,刚才看见你俩站在那儿不知所措的样子,这不就赶紧喊你们俩过来了吗?”
“就是的,有我和你们翠花婶子在,你们不用管那些大娘小媳妇儿嚼舌根,你们俩长得漂亮肯定有人见不得你俩好你就跟着我和你们翠花婶子就行了,有人欺负你们就和我们说!”
“你兰芬婶子说的对。”
“那翠花婶子和兰芬婶子,你们今天得教教我们怎么干农活,我们以前也没干过农活。”
顾思甜望着翠花婶子和兰芬婶子说道。
“这事简单交给我和你翠花婶子就行。 一会儿分完农活,你们俩就跟在我和你翠花婶子身后,我们教你们怎么干。”
“谢谢翠花婶子,兰芬婶子。”
几人正说着大队长在上面敲了几下铜锣。
“都安静安静啊,安静安静。”
“乡亲们、知青同志们!眼下正是“龙口夺粮”的关键时候!主席教导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咱们黑土地的玉米棒子、大豆荚子都在地里等着咱们!这金灿灿的粮食,是咱们一年的心血,更是支援国家建设的“硬通货”!
时间不等人,寒露霜降步步紧逼!全体社员要拿出“战天斗地”的劲头,男同志们扛得起百斤粮袋,女同志们割得了千垄稻穗,娃娃们也能帮忙拾捡漏粮!镰刀磨得锃亮,脱粒机擦得崭新,咱们红旗村要和时间赛跑,和风雨较量!
今年咱们公社定下“颗粒归仓”的铁任务,这不仅是粮食产量的较量,更是咱们贫下中农向党的决心!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定能超额完成交公粮的光荣使命!
现在,全体听令——扛起农具,冲向田野!让红旗插满丰收的稻浪,用汗水浇灌出社会主义的金色粮仓!出发!”
大队长说完秋收动员,便开始分配任务,因为前天才来的新知青不会干农活,把新知青安排给了有经验的村民带着。
林晚棠和顾思甜自然被分配给了翠花婶子和兰芬婶子。
这次分给翠花婶子,兰芬婶子,还有林晚棠,顾思甜的任务是掰玉米棒子。
一开始二人不会掰玉米棒,翠花婶子和兰芬婶子手把手的教二人怎么掰玉米棒,二人也很是聪明,很快就上手学会了。
两人戴着手套一开始掰的还很慢,后来找到诀窍后越掰越快。
在休息的时候,顾思甜还很感谢的对着林晚棠说。
“晚棠太谢谢你了,你想的太周到了,要是没有你的手套帽子,我不知道得晒黑成啥样,手都得磨破了。”
“也不是我想的周到,我离下乡前我妈和我说我没干过农活,手不抗磨,如果不戴手套,很容易起水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