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港”?拂林帝国远东总督区?
凌素雪与船上的众人皆是一怔。拂林之名,他们并非首次听闻,安德罗斯医师便来自拂林,言及其故国医术与星象之学昌明,却从未提及有如此骇人的技术实力与这远在天涯海角的庞大据点!眼前这白色巨石垒成的雄城,那悬浮于空中的银白“星槎”实体,以及快艇上士兵手中那明显非弓弩的能量武器,无不昭示着一个技术水平远超中原诸国、甚至可能不亚于宇文恺鼎盛时期的强大文明!
“放下武器,表明身份及来意!”快艇上,那名看似头领的军官再次用带着奇异腔调的官话喝道,他手中的管状武器前端隐隐有微光汇聚,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胁。
凌素雪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此刻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她上前一步,朗声道:“我等乃中原幽州节度使陈远麾下使团,为解救神州浩劫,特来岭南寻求‘守护者’之助!并无恶意,恳请会见贵地主事之人!”她刻意提到了“守护者”,并暗中观察对方的反应。
那军官闻言,冰冷的脸上似乎闪过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他侧耳倾听了一下隐藏在护耳中的某个装置,随即抬手示意部下稍安。“幽州?陈远?”他重复了一遍,眼神中带着审视,“可有凭证?”
凌素雪略一沉吟,取出了陈远交给她的那枚与监天令同源的**子母感应石**。此刻,这枚石头正因靠近那庞大的星槎实体而散发着微弱的、与星槎同源的柔和白光。
看到子母石,尤其是感应到那同源的能量波动,军官的眼神终于发生了变化,少了几分敌意,多了几分凝重。“收起武器,跟随引导船入港。不得擅自行动!”他下令道,随即几艘快艇转变队形,如同押送般,引导着两艘伤痕累累的“逐浪鹘”驶向那座巨港。
进入港口,近距离观察,更觉震撼。码头上忙碌的人群服饰各异,除了大量拂林人面貌者,亦有中原、南洋乃至更遥远地区的商人、工匠。起重机并非纯人力驱动,而是利用复杂的滑轮组和大型畜力(甚至是某种被驯化的、体型庞大的异兽)运转。空气中弥漫着机油、海风以及一种淡淡的、类似星烁石但性质略有不同的能量气息。
他们被引导至一处专用码头靠岸,一队身着银灰色制服、配备着相同能量武器的士兵早已等候在此。为首者是一名年约四旬、神色精干、穿着类似文官服饰的拂林人。
“我是亚历山大港外务书记官,米海尔。”他操着流利的官话,目光扫过凌素雪和她身后疲惫却警惕的使团成员,“诸位来自幽州?安德罗斯医师可还安好?”
凌素雪心中微动,对方竟然认识安德罗斯?“安德罗斯先生一切安好,此刻正在幽州救治伤员。书记官大人认识他?”
“他曾是帝国科学院医学部的成员。”米海尔简单解释了一句,随即切入正题,“你们声称为‘守护者’而来,并持有信物。但‘守护者’乃帝国最高机密,我需要知道你们所谓的‘神州浩劫’具体所指,以及……你们如何证明自己值得信任。”
凌素雪心知这是关键,她整理了一下思绪,将中原自星烁石技术兴起,到黑火商会引发海底“深渊魔像”异动、骊山“戾俑”失控,再到始皇意志苏醒、企图连接“大地轴心”,以及幽州启动“山河社稷阵”导致能量寒冬,最后陈远推断出需要“星槎核心”执行“终极遏制方案”等关键信息,择要告知,只是隐去了“观察者”的存在。
她讲述时,米海尔始终面色平静,只是偶尔在听到“宇文恺”、“马钧”、“星络”、“玉俑矩阵”等词时,眼神会微微闪烁。待凌素雪讲完,他沉默了片刻。
“你们遇到的海上拦截,应是‘拜占庭遗民’所为。”米海尔忽然说道,“他们是帝国分裂时期的流亡者,盘踞在风暴角以东,擅长操纵改造生物与自动化机械,一直觊觎帝国的技术,尤其是‘守护者’。”他间接解释了之前的袭击,也展示了拂林帝国对周边势力的了解。
“至于你们所说的危机……”米海尔抬头望向港口上空那庞大的星槎实体,目光复杂,“‘守护者’……或者说,你们看到的‘星槎’,其真正的名字是‘**赫伦之梭**’,并非战斗单位,而是帝国鼎盛时期建造的、用于测绘地脉、稳定生态的**环境调节与观测平台**。其核心,也并非武器。”
他顿了顿,看向凌素雪:“你们遇到的‘投影’,是‘赫伦之梭’在感知到极端地脉扰动后,自动触发的应急响应程序。很遗憾,正如你们所感知到的,其本体能源已濒临枯竭,陷入永久性休眠前的最后阶段。我们……已无力主动唤醒或驱动它。”
这个消息如同冰水浇头,让凌素雪等人瞬间心凉了半截。唯一的希望,竟是已无法使用的废铁?
“不过……”米海尔话锋一转,“你们带来的信息,尤其是关于‘人工意识矩阵’和‘同频谐振’的理论,与帝国古老档案中的部分禁忌研究记录有所吻合。更重要的是,你们证明了‘监管者权限’(他指的是监天令)的继承者依然存在,并且找到了与‘赫伦之梭’同源的信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