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幽州上下稍稍喘息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悄然降临。
一名负责在旧宫城遗址附近,依据星络图残影寻找可能遗留物的听雪楼弟子,在一个废弃的、用于观测星象的“仰仪台”地下密室中,发现了一批被精心保存的、**非宇文恺体系**的竹简和青铜机关图谱!
竹简上的文字古老,图谱的结构精妙,风格与马钧一脉相传,但更加古老、更加基础!其中大量涉及了**纯机械传动、水力利用、基础材料冶炼**等知识,甚至还有关于如何利用自然界风雨、地热等微弱能量,驱动小型自动化装置的设想!
这似乎是……比宇文恺和马钧更早的、某个专注于**基础物质规律研究**的古代技术流派遗产!
“这是……‘基础格物学’的宝藏!”墨文捧着那些竹简,双手颤抖,激动得老泪纵横,“天不亡我幽州!这才是真正适合当前环境的传承!”
陈远看着这些古老的智慧结晶,眼中也燃起了新的光芒。宇文恺与马钧的技术过于高端,如同空中楼阁,在能量寒冬中难以应用。而这些更基础、更贴近物质世界本质的知识,恰恰是当前最急需的!
“立刻组织人手,全力研究、破译、实践这些古代‘格物’之学!”陈远下令,“这或许是我们能否在寒冬中立足,甚至重新崛起的真正关键!”
希望,如同黑暗中的萤火,虽然微弱,却真切地亮了起来。
然而,就在幽州因为这意外发现而士气稍振时,远在长安骊山陵外围,历经艰险、躲藏在一条废弃殉葬坑道中的公输衍,借着微弱的水晶折射之光,在一面刻满了兵马俑内部结构图的石壁上,发现了一行极其隐秘的、并非秦篆的**宇文恺注释小字**。
那行小字的内容,让他浑身冰凉,几乎握不住手中的炭笔:
【“……俑非守卫,实为‘载体’。帝魂苏醒之日,百万兵俑即为其重临世间之‘躯壳’。马钧之巧,助其成矣。吾与钧,铸此大错,唯留星络,以期后来者……**斩断魂络**……”】
喜欢从流民到燕云王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从流民到燕云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